中房报·财经
A+
两会建言|周汉民:都市圈行政壁垒限制一体化进程,要防止一城独大

2020-05-25 11:00


中房报记者 高拯坤 北京报道


5月25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校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发展还存在不足。


一是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定位特色不够突出,中心城市为周边中小城市有效联动,后续国家中心城市布局尚不明晰,缺乏评估体系,需要在“十四五”规划中做好科学部署,如北京和上海、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统筹谋划。


二是都市圈行政壁垒限制了一体化建设进程。行政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向,与市场驱动的人口集聚趋势相背离,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知识、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市场一体化和基础设施的连贯性不足,城市活力没有充分显现。


三是中心城市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中心城市的整合能力和应急机制提出更加迫切要求,要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关键是中心城市要与常住人口及增长相适应。


为此,周汉民建议:


一、系统规划保定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要把中心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特色性作为核心任务,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走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发展思路,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人民高品质的生活;二是研究评估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对中心城市发展情况和核心功能,开展综合性和专业性比较分析,达到标准后再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行政配置资源的手段;三是有序推动发展科学培育中心城市,坚持多中心、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结构,因城施策打造不同城市名片,总结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防止一城独大,有效降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密度。


二、深化改革,释放中心城市发展活力。一是优化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明确中心城市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根据趋势适度增加用地指标,保持相对开放的人口,使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相一致;二是加强区域间协商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构架中央协调、省际协同、企业协作、社会协力的管理体系、抗疫信息和公共服务共享共用平台,从“一网通办”走向“一网统管”,充分协商研究,建立区域间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机制。三是提升治理效能,重点地区试点先行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先行先试,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审批事项备案管理,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完善容错机制。


三、推进都市圈一体化,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环境。一是,完善都市圈空间布局,加快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避免新一轮造城运动和无序扩张,坚持多规合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立通达,便捷密植而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扩大配套性强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和就业,发挥规模效应;三是优化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协作,在相对集中的地理范围内,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四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智慧型生产、智慧性生活和智慧型治理有机统一的智慧型城市,提供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着力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科学化水平,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两会,周汉民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