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复工复产·调研行㉝ | 10大项目投资529亿元!“大健康”产业变身武汉疫后重振的“弹跳器”

2020-07-08 20:29

 

复工复产·调研行㉝ | 10大项目投资529亿元!“大健康”产业变身武汉疫后重振的“弹跳器”

 中房报记者 唐军  武汉报道

7月7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8场新闻发布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了30条政策措施,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其中,对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批件的企业,每个产品给予3000万元奖励。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袁德芳介绍说,在该意见中,湖北省特别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抗病毒药物研发联合攻关、高端医疗装备进口替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兴医疗快速成长、健康食品提档升级、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健身康体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显然,疫情后的湖北,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武汉,迫切需要补短板、强弱项,要建立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社会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罗知教授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疫情让国家筹划在武汉建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这是武汉的一个重大机遇,将会带来更多的产业集聚。”

顺应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武汉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发展蓝图日渐清晰,蓄势待发。

武汉光谷南产业新地标

6月29日,打造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动员大会召开,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表示:党的十九大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湖北省武汉市将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作为产业发展“驱动核”的重要板块来谋划建设,这些政策导向对发展大健康产业是一个重大利好,大健康产业将是武汉疫后经济重振的“起步弹跳器”。

为此,武汉市江夏区提出,全速推进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设,要以全球视野,坚决扛起“国家战略、湖北贡献、市级项目、江夏担当”的历史使命,吹响“集结号”、奔赴“新蓝海”、抢抓“窗口期”,要大手笔做规划、擂征拆、招项目、搞建设、筹资金,力争用十年时间,把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部大健康产业新地标。

2019年,为认真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湖北的要求,武汉市选址江夏区郑店街,规划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面积85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三区、产城融合、药械联合、医养结合”的产业定位,全力打造武汉市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目前,《武汉市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35年)》已通过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技术部门进行上位规划对接、指标校核和技术审查。按照规划,到2030年,力争实现园区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聚集规模以上大健康企业200家,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0年力争招引落地规模以上大健康企业10家,实际到位资金200亿元,实现投资50亿元”武汉江夏区委负责人怀着迫切的心情说:“我们要快马加鞭抓建设,日夜兼程抢进度,尽快形成‘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火热场景。”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已经签约国药中生、泰康集团、东湖高新、当代集团等大健康项目10个,投资额529亿元,已有6家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推进,已完成了启动片区约3000亩、447户、16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并对1000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工作。

据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2020年上半年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8.25196亿元。国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中生武汉生物实验室及生产车间(新冠肺炎疫苗车间)土建已封底,预计8月30日竣工。百白破联合疫苗车间项目正在进行打桩工作,预计2021年7月完工。六价轮状病毒疫苗车间已经竣工,预计2020年7月开始试生产,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九州通中加医药园1月至5月累计产值为6.70亿元。

高起点的大健康产业

袁德芳介绍说,目前,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辐射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与销售、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和健康体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而武汉则已成为华中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发展蓝图已经显现。

湖北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引擎作用,围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技术平台支撑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企业孵化和总部经济建设等,大力推进“环同济—协和”高端医疗产业集聚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示范区等集群集聚发展,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随着迈瑞、华大、联影等行业领军企业齐聚,武汉光谷生物城已聚集500余家生物医疗器械类企业,成为国家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健康产业研制高地。

而《武汉市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35)》正在批前公示,其规划的发展目标是:中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健康产业基地、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生产基地典范,集研发、生产、生活、体验、休疗养于一体的高品质产业园区。

“这次疫情让国家筹划在武汉建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这是武汉的一个重大机遇,将会带来更多的产业集聚。”罗知教授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目前发展的态势看,我觉得武汉的大健康产业前景很值得期待。”

罗知认为,武汉医疗康养产业已经有很好的基础,目前上市公司、医疗设备、生物公司数量较多,周边也有很多配套企业。而无论是医学还是生物领域,武汉都有很好的研发资源、医学人才,后备力量充裕。

目前,很多知名企业的大健康项目都已在武汉落户,这将对武汉的大健康产业产生极大的推动。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当代集团”)是率先挺进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公司依托旗下生物医药板块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区投资运营“中美国际大健康产业园”,其投资主体为国内首个由美方主导投资的生物健康产业园,业务方向主要为医疗设备诊断、生物农业、健康医疗,致力于打造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的国际产业园区与国际社区。

武汉当代集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中美国际大健康产业园一期“舒缓治疗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将重点围绕舒缓治疗领域、生物芯片领域,打造国际一流的舒缓医疗产业聚集区,计划将技术最先进的肿瘤舒缓放疗药物从美国搬迁落户到园区,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

坤鼎(武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觉得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很好,我们进入园区后,首先根据园区的产业规划,在方向上进行了适度的调整,目前定位在药械结合的方向,进行开发运营,我们园区总体规模为700多亩,分几期开发,规划为集药械生产、研发、商服、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园区,在商服方面,我们还将打造办公、会议、培训等一体化服务,物流方面,是为入园的企业生产物资、医疗耗材等做好配套服务。

期盼政策甘霖落地

坤鼎集团进入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首先是看好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杨冬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市场对大健康产业的需求增强迅猛,而武汉在去年就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做了宏观规划,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武汉光谷生物城已经初步形成大健康产业的集群,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可以与之差异化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入驻企业如发展的速度快,需要更大更新的生产研发场所,可以转向光谷南寻找更为宽裕的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率先进入园区开发运营的企业感到,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扶持政策落地迟缓,园区服务也不尽人意。

一位企业老总向记者颇为焦虑的说:“武汉市是疫源之地,疫情暴发后,中央也提出了给湖北省武汉市一揽子的扶持政策,有些扶持优惠政策也在出台,但我们还并未切身享受到相关扶持政策,例如信贷优惠、购买物业补贴、租金减免等方面,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园区运营,感受到长三角地区对优惠政策的落实比武汉更快,也更到位。”

针对园区企业感到政策酝酿期长、落地执行较慢等问题,罗知告诉记者说:“这或许与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关,江浙一带本来民营经济就发达,营商环境、政务环境都是全国一流的,武汉确实和他们还有差距。”

在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调研中,一位已入园投资的企业负责人透露:“地方政府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相关规划、土地储备、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力度较为缓慢,则直接影响了公司产业园二期的前期各项工作的推进。”

武汉市江夏区相关负责人则坦陈: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上海张江药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武汉光谷生物城对比,我们存在思想不够解放、机制不够健全、担当不够主动、推进不够快速等方面的较大差距。他表示,今年要全力腾出建设空间,狠擂征地拆迁,力争今年拆迁100万平方米,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

杨冬告诉记者说:“我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有专业的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因为健康医疗器械的生产与经营,需要有专业的许可证书,在申报资质证书方面,如果有政府的跟进服务会更好一些。”

而全球疫情持续暴发,让园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招商合作受阻,特别是与美国企业的合作进度不及预期。这也让园区发展面临挑战。

杨冬说:“在招商运营方面,受疫情的影响,商家产生观望心态,有意向到园区的企业对投资武汉举棋不定,心存顾虑。”

显然,在园区的环境与景气营造方面,则需要政府与企业携手创建。

武汉市江夏区政府表示,今年将抢抓国家支持湖北的政策窗口期,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落地大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加速推进已供地项目开工建设。要全员上阵,千方百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国土、发改、科经、商务、水务、电力、环保、各平台公司以及郑店街、开发区等单位要在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同推进、合力攻坚,尽全力支持大健康产业园的发展和建设。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大健康产业,武汉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