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⑩ | 中电光谷黄立平:我的愿景是把产业园做到每个城市去

2020-07-24 20:17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⑩ | 中电光谷黄立平:我的愿景是把产业园做到每个城市去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⑩ | 中电光谷黄立平:我的愿景是把产业园做到每个城市去

 中房报记者 唐军  武汉报道

打开黄立平的办公室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让人震撼的近200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张很大的办公桌横放在中央,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法国人“让梯诺尔”的理论专著《产业组织理论》、一份中电光谷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

环顾图书室四周的书架,藏书众多,有人物传记,还有很多理论专著。黄立平很喜欢阅读人物传记,从书中许多名人的人生轨迹中,汲取生活的营养和事业的启迪。而图书室里众多的建筑学、城市学、产业经济等学科的专业书籍,则是他结合企业发展与实践应用的需要,每天研究学习的前沿理论。

“我现在每天两小时的读书时间,是要必须保证的,雷打不动。如果没有出差或重要的商务安排,我还会安排出更多的时间,因为目前我国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很多的领域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黄立平微笑着说。

从东湖高新董事长到中电光谷董事长,这20年间,黄立平始终探索在城市产业发展的前沿,在产业空间建造、运营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他也会不断反思、顿悟,而后寻求突破与提升。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前往中电光谷拜访交流的地方政府官员纷至沓来,让黄立平应接不暇,公司的业务量迅猛增长。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黄立平透露了自己的新计划:暂停武汉光谷这个自己发迹的区域的业务,重点布局武汉光谷之外的全国市场。

黄立平说:“做到今天这个层面上,如果你要问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的愿景是,帮助我国每个城市、每个县做一个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园区,中国有3000多个县,这里面有干不完的事情,也很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

对于这个美好愿景,黄立平满怀期待。要迎接新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要在产业条件好的城市做项目,还要在欠发达区域的市县,运用自身的资源平台与经验,助推产业发展。这个愿景已经在著名作家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畔的呼兰县率先推进,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担当,也表明中电光谷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羽翼渐丰,可堪大任。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⑩ | 中电光谷黄立平:我的愿景是把产业园做到每个城市去

中电光谷董事长黄立平

疫情中,有合作意愿的政府多了起来

中国房地产报:疫情暴发以来,你有何观察与思考?

黄立平:现在受影响是酒店、餐饮、商业零售、旅游等消费服务业。但影响更深远的是国际的产业合作,全球的经济处于衰退中,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外向型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目前暴露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中美大国之间在高科技、国家安全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全面博弈。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走出了一个独立的行情,这是有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与中国叫板,现在把以前隐藏着的暗中对中国的遏制,全部公开化了。中国由于体制的优势和社会综合治理的特点,把疫情控制得很好,防空的速度快,效果好;而美国社会和政客的焦虑却很严重,他们试图搞一点小动作,干扰中国的发展,但一个黑人死亡的事件就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动乱,暴露出他们自身的问题很多。

后疫情时代这些一系列变化,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而我们冷静分析后发现,在高科技、外贸、国际金融等方面,中国面临着发展机遇。

中国房地产报:疫情让企业经济压力更大,你如何看当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与执行情况?

黄立平:目前,我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而灵活的货币政策,宏观上是正确的。而我个人感觉,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难以保持,因为疫情发生以来,社会经济都处于一种应急的状态,要解决的问题太多。而财政政策会更为积极,但执行还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一些。现在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暴发后,收入下滑,企业扛不住。今年的两会,提出“六保”,特别是要保就业,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我认为这是很英明的决策,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

而大家关注的是政策执行的成效,我担忧的是,这么集中的大量用钱,能不能用的好?用的合理有效?因为,从近年观察来看,有些地方政府的执政管理的水平很有限。我们中电光谷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具备了服务优势,可以帮助政府出谋划策,制定产业战略,而且这也是我们目前重要的业务定位。我们在这几个月,新增了十几个项目,很多都是帮着地方政府谋划,怎么用好专项资金、专项贷款。

中国房地产报:如何帮助政府出谋划策,你能详细的说说吗?

黄立平:目前,我国在经济的增长方式上,是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追求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产业园运营方面,地方政府吸引企业具有强烈的积极性,却缺乏专业能力,很多城市因为领导一时的心血来潮,随意决策产生的景象是,大批的产业园的物业闲置着,由此带来的损失,令人痛心。

为此,我们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投资性的产业园,我们要因城造园,要引领城市的发展。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空间组织的思想,都要别具一格。实事求是的讲,我们这几年开发运营的产业园达20多个,无一失败,主要在于,我们始终以创新的理念,去策划、组织、建造,每个产业园都是独特的作品。第二件事是,我们开始关注城市更新。对城市的老产业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吸纳新的产业,焕新新动能。从市场趋势看,新项目越来越少,增量市场是有限的,产业更新是比较有市场潜力的。因此,在这两个方向,我们要利用经验,为更多的城市谋划产业发展。

做到今天这个层面上,如果你要问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有一个愿景:中国有3000多个县,如果能够帮助每一个县做一个引领他们产业发展的园区,这里面就有干不完的事情,也很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以前,不少欠发达区域的市场业务,我基本没有安排计划,现在只要接到了邀请,我都要去,目前率先启动的的项目在著名作家萧红的故乡,哈尔滨呼兰河畔的呼兰县。

一个平台两个方法

让服务生动起来

中国房地产报:做了20多个产业园区,你有什么经验分享?

黄立平:产业园的运营是借助房地产的建造方法,做好产业服务的本质,空间的开发只是服务体系里面的基础环节,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最需要的是资本、人才和市场,办公空间可能只是排在第三、第四位。那么,如何让团队做好产业服务的本质、挖掘产业资源价值?其实这有个寻找、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国电子成为我们的第一大股东后,我重新审视业务本质,我们构建了一个产业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房地产报:构建了怎样的产业资源共享平台?

黄立平:产业资源是有共享价值的,产业资源包括企业、企业的供应链、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服务企业的资源,这些都具有共享价值。目前,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时期,充分整合发达地区资源,去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意义很重大。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全国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比如,我们在武汉有完整的资源平台,去覆盖湖北省,与其它城市的产业资源互动,帮助这些城市园区寻找企业,也帮助园区企业寻找资源,发挥平台的作用,帮助配置资源。把不同区域的市场资源对接上,这样服务就生动了!平台资源越强大,功能价值越大,不同城市与行业互动的效率越高,资源配置效率也越高。

中国房地产报:在运营上,如何让服务生动起来?

黄立平:在运营方面,我们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系统规划,一个是综合运营。首先,系统规划主要解决产业与城市脱节、规划成果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目前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发改委、自然资源和国土规划局做总规,产业规划由经信部门来做,具体到项目的规划,要面对这几个部门。那么在项目实操中,需要我们把它捏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中电光谷设置了三个部门,分别是设计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产业服务中心,统一为城市做系统规划和服务,我们既有空间组织的经验,还有产业策划与运营能力,与其他咨询机构相比,政府觉得我们更靠谱,因为有成熟的团队、成功的案例,不只是纸上谈兵。

二是综合运营,这是从实践运营中衍生而来的,应运专业化的工业分工,出现了专业化团队。在过去运营一个园区的时候,有时十几个团队聚焦一个点,就引发协同成本高、缺乏统筹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始一体化的综合运营。我们去年中标了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基地项目,这是个超百亿的PPP项目,政府的意愿是找一家公司承担整体的运营,需要具备5个领域的服务能力,我们就整合了一个综合的团队,一体化的面对甲方。这种从咨询、建造到综合运营一体化的EPC服务,将是未来的方向。综合运营还包括招商,产业园的招商,是一般中介公司代替不了的。这与写字楼、商办物业是有区别的。因此,综合运营服务尤其重要,很多政府和园区都很看重这一点。

渴求大而强

要做引领行业的事儿

中国房地产报:一个平台两个方法论的创建,很有意义,你如何思考从小而美,做到大而强?

黄立平:我觉得企业的长久是首要的,比大而强重要,要做常青树。企业应该在生存中,追求有质量的发展,在创新中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始终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满怀对产业发展规律追求的热情。

我认为,要彻底解决产业经济的问题,首先会面临学科体系重塑的挑战,这将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只有对这些学科理论融会贯通,达到自由驾驭的境界,才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抓住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实际上,多年来,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寻找着这个内在规律,抽丝剥茧的,一层一层的在找,现在我感觉可以触摸到了这个规律,当然还需要有更高效率的实践。我希望把这种实践性的经验,系统化的总结出来,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给业界启示,去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从建筑气质和文化上来讲,中国城市处在现代主义早期,还没有脱离柯布西耶的理念。目前的现状是千城一面,缺乏独特吸引力的建筑比比皆是,开发商怎么复制的快怎么建,怎么省事怎么来。这是我们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弊端。对比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我们这方面有很大差距。我举个例子,德国莱茵河畔维尔镇,有个家具品牌企业—维特拉,我们观察他的工业区,似乎也没有独特的东西,但是它的建筑设计却非常的不平凡,参与者有七位世界著名的大师,其中三位获得了普利斯特奖。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哈迪德在此设计了消防站,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安藤忠雄在母国之外的第一个作品也坐落于此。德国维特拉这种项目是我们向往的,它在建筑文化品位上,远远高于我们,我们虽然发展的速度快,但是建筑文化很脆弱,既缺乏厚度,也没有气质。我们在解决产业的经济性的时候,要尽快提升建筑文化的贡献,这方面我想做引领性的工作。

中国房地产报:引领性方面的探索,在你做的产业园中有体现吗?

黄立平:从我们武汉的产业园发展,大体可以看到一个脉络,我们光谷软件园项目在规划设计的时,考虑了环境生态,把湖留了下来;武汉金融港项目的设计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题,强调了功能性,提升了城市气质;做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创新园时,我们进行了全面提升,项目保证了园区规划的整体性,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偏离。而武汉未来科技城是目前武汉光谷引以为荣的城市绿色地标,也是我们代表性的作品。

由于目前武汉东湖开发区在光谷供应了大量与住宅捆绑在一块儿的商办项目,会造成该区域市场供大于求。所以我毅然决定,暂停武汉光谷区域业务,重点布局武汉光谷之外的全国市场。我们以研发创新服务为主题的园区,在全国有20多个。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武汉智造计划,用智能化、数字技术推动武汉制造业的升级,创建武汉工业倍增计划的2.0版。目前是武汉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已经在武汉市的蔡甸区、新洲区、东西湖区等区域布局,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造100万平方米到200万平方米规模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基地。预计,一年后,将在项目实操中表达出来,届时,大家会看到与众不同的智能制造的新园区。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中电光谷,黄立平,产业园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