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为了这片红土地脱贫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8-19 18:12


28cd26656746427e8b542df0de9d39d7.webp.jpg

环境优美的洪家塅安置社区  伍海东/摄

两年前,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扶贫工作组来到湖南省平江县,深入全县1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精准扶贫,并于2019年5月选定丽江村作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试点,打造乡村旅游样板,以逐年带动村民稳步增收。

与一般企业办厂不同的是,碧桂园对平江的帮扶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不仅产业带不走,而且能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与地方政府共同谱写着“由贫转强、跨越发展”的美丽平江新篇章。

赵书湛 中房报记者 赵春林 湖南岳阳报道

50年前,部级高官喻杰主动退出领导岗位,从北京离休带着孩子回到家乡湖南省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安家落户带领乡亲开发山区。

当这位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老共产党员,看到家乡仍然是举步维艰时,开始了与贫穷、落后和生活中的陋习作斗争的新征程,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为山区建设奋斗了19年,被媒体等广为传颂。

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两年前,碧桂园集团湖南区域扶贫工作组来到平江县,深入全县1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精准扶贫,并于2019年5月选定丽江村作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试点,打造乡村旅游样板,以逐年带动村民稳步增收。

作为一个集“老、山、边、穷、大”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平江县以山地为主,人多田少,人均水田不到0.4亩。在2014年10月之前,全县一度有136个贫困村、40574户贫困户、141422名贫困人口。到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与平江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时,全县仍有13316户没脱贫。

平江县隶属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平江县20多万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多人,占湖南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1/7,先后走出了52位开国将军,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一门六烈士,五里十将军”,就是对平江县的写照,该县已于2019年3月被批准宣布脱贫摘帽。

盛夏时节,记者踏上平江县这片古老的红土地,探寻这里通过精准扶贫擎起乡村振兴梦想的攻坚决胜之道。

0790d465928045fb832b6ee35653f568.webp.jpg

中房报记者与“老村长”何奇龙以及碧桂园扶贫工作人员交流扶贫工作 伍海东/摄

从退伍军人到“老村长”

“在我县脱贫攻坚决战的关键时刻,碧桂园集团帮扶来的正是时候,其依托自身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经营思维,弥补了地方政府扶贫难以落实的一些领域的不足。”平江县扶贫办副主任刘辉开门见山地介绍说。

2018年5月,碧桂园湖南区域立足平江县贫困情况实际,组建7人专职、区域全员参与的扶贫队伍,驻扎平江县扶贫一线,坚持“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推进“4+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扶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硬仗,必须选精兵、点强将。

围绕“人”的关键因素,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制订出了“三个寻找”计划,即寻找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作为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打造“不走的扶贫队员”,寻找一批深度贫困户因户施策助力脱贫。通过实地走访和地方党组织推荐,碧桂园在平江县聘任了9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担任扶贫公益岗,开展“党建引领+思想扶贫”行动。

为了保证“老村长”工作在有效开展,碧桂园专门制定了《寻找“老村长” 以思想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工作指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老村长”工作沟通考核机制,要求“老村长”每月至少走访所在村1/3的贫困户,确保每季度贫困户走访无空白,并鼓励有条件的“老村长”到邻村进行走访帮扶。

“老村长”作为本村人,普遍被村民认可,入户和沟通“零障碍”,贫困户们对“老村长”的工作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何奇龙,就是其中的一位。

有着40年党龄的何奇龙,是梅仙镇三里村人,2018年7月被聘为碧桂园扶贫公益岗“老村长”时,快满60岁。他1976年加入广州军区某野战部队,所在连队曾获得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的荣誉称号,个人荣立三等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何奇龙不幸被砸伤,造成伤残九级,在部队调养一年后退伍返乡进入村级基层工作,先后在村委、村委会主任、村支书的岗位上干了28年,对村里每家每户尤其是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也在村民心中有着较高威望。2013年他因脑溢血从村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并因病致贫。

“因病致贫,大概占了我县贫困户的40%,高额的医药费对村民的打击很大。”刘辉说,据平江县扶贫办统计,因残致贫约占10%,其它致贫因素有家里发生意外变故、缺乏文化技能技术致内生动力不足、村落偏僻、经济落后等。

基于上述因素,平江县委、县政府在上级的支持下,通过组织包括碧桂园在内的各方社会力量,针对全县住房困难、家中有劳动力能就业的农村贫困户实施了一场宏伟的易地搬迁工程。该县在县城建设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洪家塅社区,根据贫困户每户3人及以下、4人、5人及以上的家庭人口数量,分别提供一套约50、60、70平方米的全装修住房,供贫困户按每套6000元、9000元、10000元的价格购买。而2018年底该小区入住时,其周边的商品住宅毛坯单价已达4000元/平方米。

由此,平江全县24个乡镇中,有23个乡镇242个村(含136个贫困村)1932户7519名农村贫困人口搬迁而来,其中也包括了何奇龙所在村的21家贫困户96人。

何奇龙之前在村里住的是土房,一家五口只花1万元就购买了县城这套70平方米的三室房子。

“小时候,经历了大饥荒;成年后,入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年时,扎根农村为村里办实事;年老后,仍然保持一腔热血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人生中的种种经历,让我深深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走向富裕。”他说。

传承,是最好的告慰。

作为“老村长”,何奇龙把对党的感恩转化成帮扶行动。他不仅经常给社区党组织当义工,协助社区对贫困问题逐一“过筛子”“想法子”;还言传身教,义务给贫困户上党课,帮助贫困户从意识、思路和行动上摆脱“贫困”。

一名“老村长”,就是一盏明灯。碧桂园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老村长”的“榜样导向、典型引路”作用。“老村长”的经历和榜样作用,也让碧桂园的扶贫队员欣喜地看到了当初期待的带动效应。

“这些‘老村长’在村干部岗位上有工作经验,对村民情况较熟悉,沟通有技巧、有威望,人很热心,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也很强,能带动村民发展,我们给其发的1000元月工资,其实是很少的一份工作补贴。” 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负责人舒子建说,“老村长”们确实是真心在从思想和行动上影响改变并有效帮扶着一批贫困户。

为了这片红土地脱贫

2020年5月16日晚上9点51分,“老村长”童新亚仍和村医到碧桂园帮扶的贫困户郑会红家入户走访、上门体检签约  伍海东/摄

从“扶志”到“扶智”

今年42岁的童新亚,是2015年担任三阳乡大洞村村委、村扶贫专干、村计生专干的,2019年3月被聘任为碧桂园集团“老村长”。

大洞村现有80户287名贫困人口,讲起走访贫困户的一些感受,她颇有感触地说:“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志之后要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

走向幸福小康,从来就不是坦途。2017年,大洞村遭遇洪水;2018年,该村又爆发猪瘟,村民受损严重。这使得本是贫困村的大洞村,更是雪上加霜。

多去走访贫困户送温暖,及时为贫困户分忧解难,成了童新亚脑海中想的最多的事。

8月17日下午,童新亚从旧到新,捧出了几大神秘的记事本,记载着每个贫困户家庭的劳动务工、子女教育、人员健康、技能培训、产业监测等情况,包括入户走访时间、数据比对、贫困户问题线索上报等。她一户一档、分类管理,在红、黄、绿卡分类的基础上,她按照统一要求,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存在因病因灾因学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贫困边缘户作为蓝卡纳入分类管理范围,及时发现已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的风险。

对于村里贫困户的最新情况,她如数家珍:“贫困户刘艰贵,之前在广东打工。为了照顾小孩上学,他去年上半年就没出去打工了,我推荐他参加了由碧桂园出资、联合县人社局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培训班,去年7月8日开始培训,获得中级电工证后,到设在村里的南大金矿找到了电工工作,月底薪2500元起,多劳多得。”

说到碧桂园的知识技术就业帮扶,已经培训完就业的贫困户陈灿根感触颇深。她说,这辈子做的最好的决定,就是参加了碧桂园在县城联合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家政服务证书让她找到了另一条脱贫路子。

两年前,在村干部推荐下,陈灿根在平江县雅贝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参加了碧桂园育婴师技能培训班。2018年9月取得初级育婴师证书后,陈灿根持证上岗的月薪4000多元。2019年12月,陈灿根又考取了中级育婴师证书,打算把月嫂工作长期做下去,目前月工资近7000元。

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每到一个乡镇做就业宣讲会,陈灿根都会抽空一起过去,她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在家待业的姐妹们,做月嫂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只要自己做熟练了,以后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包吃包住,来回接送,老师认真,还给补贴。”陈灿根说,碧桂园用60%的就业率红线来考核培训机构以确保培训质量,她已经跟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跑了8个乡镇,共有50多名建档立卡户是在宣讲会上听了她的经历后决定报名参加家政培训班。

平江县雅贝家政服务培训学校负责人方珍然说,她很感谢碧桂园。之前,该培训机构就一间教室,一个班20人还坐不满,如今已发展到了4间教室,一个班五六十人还需要提前报名。截至2020年7月底,碧桂园在平江县总共开展了51期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750人,帮扶1625人就业,其中贫困户895人,就业后月收入在3500~6500元。

133d431fdeab4bbbafbeb330c93c7611.webp.jpg

叶树仁的妻子刘兴妙在自家屋后养殖鸡鸭增收 伍海东/摄

从“输血”到“造血”

贫困户的思想转变了,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也改善了,腰包鼓了起来,不再为吃穿住发愁,精神面貌亦发生了明显变化。“走访后发现,我们有的贫困户脱贫后,比县城里有的普通干部的住宿条件还好。”当了5年的扶贫干部,平江县扶贫办副主任刘辉对此颇感欣慰。

行百里者半九十。扶贫工作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不仅要去除贫困,还要由贫转强,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

不仅用技能提升、爱心服务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输血”,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还将“造血”与“输血”兼顾,注重以发展产业“造血”,构筑脱贫保障。

哪些贫困村有党建特色,哪些贫困村有产业基础。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聚焦最关键的少数,通过精准识别,定向帮扶10个贫困村的100家深度贫困户。

加义镇泊头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311人。虽然其临近省道和高速公路,有苗木种植经验,但缺乏技术和完整产业链基础。

2018年5月底,碧桂园平江县扶贫工作组到泊头村选定106亩土地建立起了苗木基地。该基地项目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分红的模式进行合作,由碧桂园出资金、出技术、出苗木,并负责苗木销售。合作社提供土地,由碧桂园一次性支付青苗补偿费39385元后,碧桂园还每年付给村民5.3万元土地租金,分别按照男工、女工每天120元、100元的工资,优先本村雇用贫困户进行种植。

由于多是留守村民,加上对务工工资结算心存疑虑,起初泊头村的村民务工报名略显犹豫。当周边4个村40多位村民第一个月结算到7万多元务工工资后,泊头村的村民主动要求务工。

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平江县苗木基地已为132名务工村民(含贫困户35人)发放了劳务工资近120万元,其中贫困户累计工资收入232722.25元(个人最高36855元,累计收入过万元的有11户)。

与此同时,为了照顾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不方便离家务工的贫困户,碧桂园还实施分产到户,免费把苗木送到他们家里,在他们的房前屋后种植,碧桂园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并且实现包销。贫困户只要出养护成本的10%,销售获得的资金全部归贫困户。

楼上安家,楼下就业。分产到户的苗木种植模式,就是碧桂园立足贫困乡村资源禀赋,依托集团优势产业力量,为贫困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实施的是“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资金运转、利益捆绑与共享机制,让村民既可以照顾年老的父母和小孩上学,又可以增加收入。

时代是出卷人,也是阅卷人。据平江县扶贫办统计,该县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奖励补贴到户的贫困户覆盖率已达95%以上。

扶贫不能停步。在平江县扶贫办副主任刘辉看来,真正的脱贫不仅要看职工群众短时间内增收多少,发展了多少扶贫产业,更要看这些产业自身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造血”功能,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

继精准扶贫之后,乡村振兴发展已被视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碧桂园还选定加义镇丽江村作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试点,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示范区”,计划开展星火计划扶贫系列旅游,让贫困户在家门口能可持续吃上“旅游饭”。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分两期开发。一期主要打造“黄金河岸、陇上时光、七彩田园、星空花谷、森氧慢居”等五大主题场景27个子项目,集乡村度假、自然教育、水上游乐、康养生活、农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让村民田不离地,实现从农民到经营者的身份转变。目前,该项目的艺术馆与综合服务中心、狮子山民宿、农耕体验园、田园花海等已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兴旺的产业,正让这里的贫困村长出美丽的翅膀。该项目首期明年6月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带来1个亿的旅游综合产值,直接带动乡村增收3000万元,辐射周边10个村,帮扶贫困户300余户共10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与一般企业办厂不同的是,碧桂园对我们的帮扶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不仅产业带不走,而且能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与地方政府共同谱写着‘由贫转强、跨越发展’的美丽平江新篇章。”刘辉认为。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脱贫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