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一股劲加一手牌:上海破解社区养老服务难题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9-09 20:35


990e25ee58a146a89c099a4782937c40.webp.jpg

全国居住社区老年服务站调研系列①

编者按

社区是老年人的生活家园。今年8月18日,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在养老服务方面,意见明确要求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标准,要有一个老年服务站,在具备条件的居住社区,可以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不小于35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养老服务说起来容易,做其实很难。就当前养老局面来说,我国对老龄化的应对刚刚起步,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必须有城市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成功的新路出来。在上海,我们看到了改革者的“一股劲”闯难关,“一手牌”解难题。

徐凡淋/发自上海

最近,家住上海市梅陇七村的一对老夫妻很激动,他们申请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就要开始动工了,由适老化平台专业的评估人员、施工方的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评估团队在居委会的陪同下,来到老人家中进行入户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认真查看老人的房屋现状、仔细了解老人的需求,并为老人提供专业的装修建议和咨询指导。

这是上海市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今年在全市部分街道试点开展的面向老年人家庭居室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也是全国首个市场化适老化改造项目。徐汇区作为试点区,选择了老龄化程度较高、住宅相对老旧的凌云街道作为试点街道。记者获悉,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杨浦区控江路街道与江浦路街道、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也同时率先启动试点老年人家庭居室环境适老化改造。

上海市还根据老年人身体和不同需求,在社区推出针对性的管理与服务方案,逐步实现社区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愿望。

6627f54ee8bb4daca4877167535e198e.webp.jpg

黄浦区适老化智慧养老体验中心。


“适老化”改造试点

据上海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黄浦区每10万人口拥有百岁老人数列上海第一,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40.5%,老龄化程度列上海第二;8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比6.4%,高龄化程度位列上海第四。记者走访中发现,黄浦区在为老服务方面,从聚焦老年人的“一餐饭”到适老化改造的“一间屋”,从热线抚慰老人孤独的心灵到智慧养老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正逐步深化“嵌入式”养老服务。

9月7日,江阴路72号老洋房,现场能看到,为增大行走的摩擦力,楼梯及部分地面都铺设了防滑条。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扶着楼梯墙壁上醒目的黄色扶手慢慢走下楼,她说:“这些木质楼梯陡峭,原先上下楼梯有点困难,现在楼梯、走廊的墙壁上都安装了扶手,自己下楼不用子女陪了。”

这位张阿姨告诉记者,这里住着26户人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0户,占比77%,除了公共部分进行了更新之外,街道还对江阴路72号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南京东路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适老化”改造的六个街道之一,近年来,将适老化改造从室内扩张到室外。张阿姨指着一旁的一个小花园说:“原来的花园堆满了杂物,现在被清理干净,腾出公共空间可以坐着聊天,路面铺平了,还铺上了防滑地砖。”变化较大的居民合用卫生间,可以看到全新装修过的沐浴房和马桶间,墙壁上不但有方便老人使用的安全扶手、折叠椅,还有紧急呼叫报警装置。老人一旦发生险情,可以按动报警装置,走廊内便会铃声大作,“喊”来家人和邻居。

d06a4d1a4d434726bf0742a3684c83c7.webp.jpg

适老化改造后的卫生间。

eeeddb4b753f4003ad597a6e8be2f6ce.webp.jpg

黄浦区居民给南京东路街道办赠送锦旗。

记者从上海民政部门了解到,试点街道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家庭为单位,均可通过“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和“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改造服务平台”申请,想改造的房屋需是自有产权或者长期居住权,且房屋地址需在试点街道辖区以内。

为了鼓励居民进行适老化改造,上海市民政局还将针对特定对象发放补贴。试点街道内的户籍老人,申请适老化改造服务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年满80周岁且本人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分别按照100%、80%、50%进行补贴。

经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具有二级以上照护等级的老年人,以及经街道审核认定的无子女、高龄独居或纯老家庭中的老年人,按40%补贴。每户家庭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满足任意一种情况都可享受补贴。

进入补贴范围内的适老化改造服务与产品,按玄关、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阳台、过道七大生活场景进行分类,共有60余项产品与服务供选择,涉及老年人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年家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进行定制化改造,把全屋或部分空间适老翻新。

近日,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在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调研上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时表示,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采用的“政府监管+功能性国企运营管理+市场化主体参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的模式要大力宣传,通过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固化标准,培养队伍,通过多渠道推广,让更多老年人获益。

“老吾老计划”:家门口的日托中心

上海不仅试点推出“适老化改造”,全市多个社区根据老年人身体、不同需求,均有推出针对性的管理与服务方案,不仅让老年人在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安享晚年,老人的情感需求也能得到满足,逐步实现社区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愿望。

例如位于黄浦区的五里桥街道萌志敬老院,一楼开设有社区长者食堂,供应能力日均500客;老西门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内部开辟长者就餐区,并根据老年人用餐习惯和营养需求,配备营养均衡的高血糖餐和防“三高”套餐。

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院子内,早在2008年,率先在上海试点“心悦夕阳”为老服务工程,经过12年的摸索,黄浦心理咨询协会吸纳了近100名专业会员及1000名志愿者加入,这之中有中医、律师、教师、社工,都拥有心理咨询师执照,在社区末梢搭建危机预防,抚慰老人孤独的心灵。

一股劲加一手牌:上海破解社区养老服务难题

“心悦夕阳”为老服务。

“我老早就盼着片区服务中心开门了,就跟我隔一条马路,很方便。”普陀区长征镇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启用当天,家住梅岭新村的徐阿姨就来“探查”情况,她说:“我们老年人最关心的看病、吃饭,来这里差不多都解决了。”

曹杨新村街道在片区设置有老年日托中心,社区长者照顾之家等服务项目,吸引大批老年忠实“粉丝”。在梅岭南片区的日托中心,老人们经常候着等开门,上午和“老姐们”们一起参加片区开设的手工、编制等免费课程,中午在楼下社区食堂用餐,下午在休息室读书看报,闲话家常,傍晚家里人下班,顺带将老人接回家。

今年70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姨,儿子一家定居在德国,她每天的固定“节目”就是上午到门前的院子和中心,跟着老师做一套健身操,然后买菜回家做饭,下午再来中心和邻居们打打牌、聊聊天,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和活动。

fd0429db129b48798ac61ba2d907d807.webp.jpg

老年人在社区中心参与娱乐活动。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推出的“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为周家渡内长者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以健康养护、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搭建自我预防照顾体系,对困难家庭提供居家照护入户指导服务。

这些遍布上海各区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向周边社区老人提供长者照顾、亲子教育、卫生健康、社区助餐等多个便民服务。一名社区中心工作人员在采访时说:“在长者们心里,社区中心已经成为了社区老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社区中心极大的认可,我们也将用心服务好每一名社区长者。”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上海,社区养老服务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