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王琋慧:成品住宅是发展内装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2019-08-29 16:46

王烨.jpg

|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中国装配式建筑正展现着新的机遇。8月29日,在以“创变·突围”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房地产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上,中国标准院设计建造一体化研发中心技术总监王琋慧发表了主题为“探索内装工业化发展之路”的演讲。


王琋慧在日本工作学习将近20年,研究课题一直围绕住宅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她以日本内装工业化发展模式和案例来分析以怎样的路径在中国推广内装工业化。


何为内装工业化?王琋慧表示,就是把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运用到内装工程中,内装工业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物耗。


按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给出的解释,工业化住宅是将先进的工业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且有效地发挥了技术的合理性住宅,实现以下效果:对消费者来说,降低价格、缩短工期、所见所得、品质保证;对生产者来说,提供稳定的劳动环境、高效的生产改善企业利润;对社会来说,实现优良的社会资产。


推动内装工业化发展的内外因是什么?


王琋慧表示,以日本为例,一是需求推动、政策引导、创造需求。政府、客户、生产厂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单位等参与各方积极应对需求。政府要做三件事:为新的工业化产品打开进入市场之门,这就是认证评价,打开市场后让其在市场流通,因为日本在部品认证上一定要做到流通,具备一定流通性能才会被认证。打开市场后,通过政策引导创造需求、创造部分市场。最后是鼓励大家开发,鼓励大家使用。


满足自发的需求是理所当然,更重要的是创造需求,这需要政府来引导,站在市场前面,提出未来我们应该怎么样,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创造舒适环境?创造需求需要参与各方积极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做了层出不穷的消费引导,各方企业包括协会根据消费引导开发新的产品,为引领市场创造需求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时追求功能,上世纪90年代追求个性化,2000年追求节能环保,2000年以后环境友好很重要,追求节能节电减排、清洁能源利用等。


推动内装工业化发展,还需要市场来推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设计要前置,设计想不到,有很多事情就做不到,这个设计前置也就是说对分工进行调整,一部分分工甚至变成工业设计,到了工厂。


发展内装工业化的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王琋慧讲道,工业化很重要,但是工业化最终实现市场化,真正落地,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创造需求,政策引导,大家百花齐放,做什么样的东西都有,技术的开发非常多。第二个阶段,优胜劣汰,市场选择,从材料特性和供给、品质、加工运输、施工性方面,检验符不符合市场需求。第三阶段,普适性,达到普适性以后就不是谁家的专利了。日本用一种协会,用一种技术标准规格来达到这种普适,这个普适性在性能成本供给外有很多要求条件,达到一定要求,然后就真正代替了传统的做法,成为市场的一般做法,包括它的成本、造价、生产、工艺、供给全部落地,这是一个落地的过程。


要发展内装工业化,王琋慧认为,第一,共赢是基础,工业社会的创新机制基于分工与合作,在大批量生产前,要“横向协调”各工种直接的矛盾,并整合“需求、制造、建造、流通、适用、废弃”各利益环节的关系,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方共赢、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利益是内装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数据是灵魂, 包括部品概念、部品构成,模数协调、容错设计,部门选材、适用要求,构造做法、构件选材,工艺工法、施工要求,安装要点、适用要求。


第三,材料是根本,技术的进步永远离不开新材料研发和新材料的面市。适合新需求的新材料的研发是合理适用技术的根本,对提高内装品质和施工效率的新材料要持续不断地研发,为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第四,技术是核心。


第五,体系检测,市场认不认可,能不能代替传统,要用体系检测。


王琋慧表示,成品住宅是发展内装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塑造高品质成品住宅。在设计上要契合需求,适应市场。在生产上,要产品灵活,生产高效。在施工上,工艺考究,工法适宜。运输上,运输贴心,用户本位。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王琋慧 内装工业化
0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