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对话CEO
A+
张玉良:企业先要存活下去 再考虑成长

2019-01-29 16:29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镜头里的张玉良,一身黑色西装,一件白色衬衫,认真记录着记者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陪伴绿地27年的改革发展,张玉良并没有形成刻板严肃的国企老板形象,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谦笑意,给人以谦逊温和的印象。

与潘石屹、冯仑等地产大佬一样,张玉良也是“92派”企业家之一。受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他从上海市农委住宅办副主任的位置“下海”经商。同年7月18日,张玉良领衔创建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裁,一干就是27年。

每当被问起绿地成功经验时,张玉良都会说:“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场所需的事”。而今虽过了耳顺之年,张玉良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打破了国企管理层最迟退休年龄限制的他,在63岁之际,重新开启绿地万亿时代的谋篇布局。

在2019年新年致辞中,张玉良颇有感触地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18年绿地集团交出了一份业绩全面较快增长的总体成绩单,抓住了一批重大机遇并取得突破、形成亮点,构筑了一个支撑企业持续成长的产业体系,描绘了一幅迈向万亿收入规模的战略路线图,展现了一种有速度、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良好企业形象。”

“绿地最大优势在于产业协同,在于开发和运营相结合。未来三年绿地年均销售规模要保持在5000亿元左右,还要形成一批300亿~500亿元发展能级的重点事业部。”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玉良.png

给绿地2018年的表现

打85分

中国房地产报:首先恭喜您成功连任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但退休是绕不开的话题,绿地正在培养或者说您心目中最合适的接班人选是哪位?

张玉良:一般来讲,创始人的企业可能要比其他企业家对这个企业感情更深,绿地就像是我的孩子,时间越长,感情越深。当董事长也很辛苦,如果能退休很舒服,可以享受人生,这很坦诚;现在当董事长又当总裁,每天要奔跑,压力多大。自己干得动、有信心干下去,大家也要你干,那就继续干下去。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

绿地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结构制度是完全市场化的,董事长、总裁完全由股东选举产生,符合股东们的愿望,按照市场化规律来配置董事团队。所以我们都是按照公司法要求来做,而不是简单的由上级党政机关来任命。

中国房地产报:在总结2018年公司业绩时,您打了85分,原因是什么?

张玉良:2018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75亿元,与去年初既定的4000亿元目标尚有差距,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调控影响,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很多企业都没有达到年初预期目标。除销售未达标外,绿地在开拓康养产业、长租公寓等新兴业务方面虽有突破,但亮点还不够突出,在创新转型过程中,有一些工作还可以做到更好。

中国房地产报:2019年是绿地“万亿时代”元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年均销售规模保持在5000亿元左右,增长的筹码是什么?

张玉良: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阶段,人口数量庞大,从国情来看,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机会。在行业集中度提高背景下,绿地完全有条件成为行业龙头企业。重要的是要在保持较大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搭建合理的结构。2018年绿地新增118个项目中,住宅占比75%,非住宅占比25%,取得了结构上的转变。同时进行了“高铁式布局”。除房地产主业外,绿地还布局了基建、消费、金融等领域,新进入康养产业、科创产业和长租公寓。

中国房地产报:2018年,绿地新进城市30个,新增房地产项目118个。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绿地未来的投资如何布局?

张玉良:按照市场和形势判断以及政策调控节奏,今年我们会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及周边溢出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拥有经济增长量、人口积聚、交通便捷的城市,尤其是高铁所途经的站点城市。有潜力的地方会继续追加,特别是围绕一些城市的交通核心点。高铁站依然是2019年要投资的重点,预计一季度将增加10个以上,1、2月份将增加5个。

2019年房地产整体行情稳中有降

中国房地产报:受大环境影响,房地产行业出现一片迷惘甚至是恐惧,处在市场下行中,您最想和同行表达怎样的观点?

张玉良:2018年是房地产历史上的寒冬,调控政策趋严、信贷收紧,在此影响下,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可能一不小心都会倒掉。但这个行业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长,未来仍然会集聚,直至出现寡头,这符合市场竞争规律。

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要与管理、资源配置相适应,不适应就可能走弯路。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周期性特别强,受政策调控影响特别大,一不小心就会倒掉。所以快速扩张的企业其实是充满巨大风险的,没有一个企业能在短期承受住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就促使企业谨慎、谨慎再谨慎,宁可留有更多余地,先要存活下去,再考虑成长,这是基本路子。而不是每天狂奔,拿非常苛刻的条件去对赌。

中国房地产报:现在房地产行业进入了规模战,将快周转视为实现规模扩张的利器,但却陷入了安全质量的暗礁,应该如何平衡?

张玉良:房企过快发展,过分强调高周转会带来问题。高周转有科学合理性,房地产资金投入量很大,如果一个项目投两三年,资金成本真的太高了。另一方面,房企的经营、考核体制也会把员工积极性发挥到极致,跟个人利益捆绑起来做跟投,成为高周转的内生动力。但当企业管理不到位时,这些小的细胞在运营中违背了规律,很多事故就来了。

快周转是整个行业都需要的,我们主张部分有条件的项目高周转,没有条件的(项目)还是要尊重规律。管理条件不到位的(项目),那就只能放慢,因为管理条件跟不上就要出事故。所以,高周转要把握科学规律,把握管理的可控度。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2019年房地产行情作如何判断?

张玉良:2019年房地产整体行情应该是稳中有降。虽然经济很困难,压力很大,但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区域依然存在很多结构性机会。

预计一线城市政策调控不太会有大的松动,二线城市会有一定微调,三四线城市调控政策松动的可能性较大。现在调控政策以地方为主,以稳为主,防止过快上涨,也防止过快下跌,大幅下跌的话政府必将逆周期调控实现止滑。随着因城施策的推进,不同城市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在区域、产品、结构等方面会发生很大变化。总体来看,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成长地区、人口导入地区仍存在比较多的机会。

中国房地产报:现在经济、社会处在激荡变化的大势态,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您如何看待政府提出的“六稳”?

张玉良:最关键的是金融要稳、地产要稳、预期要稳,否则是稳不住的。以去杠杆为例,短期内大规模去杠杆的话,所有企业都会倒下,因为很多企业的资本金70%~80%是靠银行融资来的,都是人家的钱,这个比例决定了房地产调控应结合中国国情。政策松一松,企业就会活;不松,企业就没了。

而且房地产行业的带动性、涉及面太广了。在市场下行过程中,若房地产不稳,大量建筑施工、材料生产商就面临失业。稳中也要寻找机会,行业和市场还是存在结构性机会的。


编辑:本站编辑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