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新闻
A+
江苏:建筑强省试点先行 南通、海门成“领头雁”

2018-08-26 11:05

■中房报记者 高欣 上海报道
以建筑业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的江苏省,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推广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经历了传统建筑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蜕变。如今的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指标已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江苏省通过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标准体系,开展示范创建和宣传培训,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
2017年2月14日,江苏省住建厅、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就此江苏成为了全国第一个针对“三板”出台推广应用政策的省份。
2017年12月5日,江苏省政府更是公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至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的发展目标。
稳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如果问建筑行业对于江苏省有何意义,用“支柱产业”一词形容毫不为过。
自2006年以来,江苏省建筑业发展主要指标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十二五”期间,其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据江苏省住建厅、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江苏省建筑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江苏省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近32000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产值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作为建筑业发展始终领跑全国的“领头羊”,江苏省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进与实践也丝毫没有懈怠。据统计,近三年来,江苏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为2100万平方米,2017年全省落实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据官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省先后培育了3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12个省级示范城市、102个省级示范基地、40个示范项目,发布了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施工、监理和部品生产企业名录。通过试点先行,带动装配式建筑增量扩面。
此外,为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江苏省住建厅先后立项66个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课题,组织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2017年,两项装配式建筑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开展22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地方标准的编制,目前已经完成7部。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曾指出,目前,传统建筑业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拉动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的趋势越发明显,传统动能的逐步弱化使得建筑业发展也明显减缓,难以突破“天花板”。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也意识到当前省内建筑行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型建造方式尚未普及、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相对落后、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不相适应等问题将严重制约江苏省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新,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因此,江苏在2017年底发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江苏省要求加快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市场推广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在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同时,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积极探索农村装配式低层住房建设。着力培育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实现装配式建造,明确通过土地出让的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比例要求。
关于“明确通过土地出让的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比例”这一要求,江苏早在南京、南通等城市土地出让时就有实践经验。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江苏省还提出自2017年起,通过土地划拨或者土地拍卖,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办公建筑、医院以及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学校、公寓和保障性住房必须明确装配式建筑比例。
按照规划,至2020年,江苏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江苏省设区市新建商品房全装修比例达到50%以上,装配式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实现成品住房交付。而其建筑、市政甲级设计单位以及一级以上施工企业需掌握并实施BIM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集成应用BIM的比例要求达90%。
辖内各市积极落实
作为建筑强省,江苏前有南京、苏州这样房地产市场活跃的强二线城市,后有南通、海门等建筑强市,市场与技术兼备让其在装配式领域的发展卓有成效。
事实上,江苏省自2014年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以来,南通市、海门市就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辖内各市积极落实发展,并在相关政策的落地和指导下深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
以海门市为例,海门将建筑产业定位为重点打造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绿色建筑产业链、智能建筑产业链为核心,以装配式建筑产业、绿色建筑产业、智能建筑产业为配套,以物流服务体系、研发设计体系、展示交易体系、监管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营销推广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据其官方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海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总量为69.17万平方米,建成省级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26.82万平方米,成品住房新开工建设面积为97.09万平方米,接近目标任务的两倍,相关指标在全省领先。
2018年上半年,海门市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82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建筑面积的24%;成品住宅26.6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住宅面积的59.1%;绿色二星以上建筑面积42.47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建筑面积的39.4%。
而截至目前,海门共有2个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3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9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全市共有7个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年设计产能达80万立方米。
位于江苏中北部的淮安,近几年也在积极培育产业基地,并吸引到了湖南远大、杭萧钢构、江苏绿野等企业落户,建设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淮安加强培植本地企业,江苏远翔、江苏美城、江苏天工获批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称号,镇淮集团等一批建筑企业纷纷抢占装配式建筑市场。目前,江苏远翔、江苏绿野等工厂已正式投产运行,产品销往淮安本地和周边南京、天长、扬州等地。其中,PC构件产能达290万平方米,钢结构构件产能达10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淮安市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
苏州早在2016年,就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管。并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预制装配化率均达到5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市首个采用装配式施工的保障房项目也于2017年底开工。
在各城市的积极推动下,江苏省装配式建筑发展逐渐进入加速阶段。据悉,未来江苏省将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支持政策。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提升钢结构龙头骨干企业总承包能力,提高钢结构生产应用和技术集成水平,促进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着力强化技术支撑、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宣传交流。
与此同时,江苏省住建厅印发的《2018年全省建筑业工作要点》还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装配式建造能力。优化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示范基地选点布局,推动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联动建设,形成规模化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管廊工程、绿色建筑监理等课题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预制部品部件生产纳入监理范围的具体办法,起草《江苏省开展装配式部品部件驻场(厂)监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监理规程》,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和监理能力。
编辑:liuya
标签:江苏,装配式建筑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