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文旅
A+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中国房地产网

2021-03-20 13:39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高拯坤/文

欧宗荣:放宽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准入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体系,已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最顺应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模式。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建立开放、公平的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放宽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广泛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

建议:强化老有所“养”,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老有所“助”,持续加强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助力完善社区养老体系;强化老有所“医”,持续深化“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强化老有所“依”,持续推动社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持续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文化活动发展。

徐念沙:完善政策支持养老行业降本增效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

目前养老行业政策体系性、落地性有待提升;支付能力与供给成本错位,盈利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养老产业生态发展滞后,未形成良性循环。

建议:完善政策体系化设计,加强多环节执行和落地;支持养老行业降本增效,增强“造血”能力和养老保障能力;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等对社会资本开放,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降低养老行业用地成本;加大对住宅适老化、智慧养老、养老护理产品研发补贴;加快将养老机构纳入公募REITs试点范围;积极推广以养老机构为支撑,辐射社区、居家养老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闲置养老设施,支持养老机构进入街道、社区、家庭提供服务;对社区适老化改造,新建、改扩建养老设施提供财政补贴等。

杨蓉:推进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

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平台,可以把社区养老人员的健康数据、养老数据、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老年人能够提供多元化、针对性强、精准的服务,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质。

建议:推进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

李彦宏:拓展智慧服务让老年人养老更科技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目前我国90%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但真正能够系统性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的还仅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部分城市社区。在社区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智能设备不仅能便利老年人的生活,还能帮助社区实现养老管理智能化。

建议:加速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加快建设搭载在智能设备中的适老化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扩大适老化智能设备供给;依托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城市选择老年人较多、陪护需求较高的社区进行智慧养老试点。

雷军:帮助老人融入数字生活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

互联网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加剧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困难与挑战。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互联网+养老”行动,在智能应用适老化领域持续取得进展,为应对老龄社会积累了经验。

建议: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尽快纳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助力智能技术适老的宣传推广。

杨元庆:用技术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银发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冲击,尤其是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逐步凸显。

建议:鼓励企业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考虑各类互联网便民服务的线上线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城市公共服务部门,如医院、车站、社区等在制度设计环节将老年群体的特征考虑进去,提供“线上”+“线下”的选择;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执法力度和个人隐私保护水平。

周云杰:让老年群体享受到数字化智慧化便利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物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慧化让工作、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有效率,但无形之中却在老年人面前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

建议:研究编制面向老年群体的智慧家庭场景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并形成相应的标识认证体系;出台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开展智慧家庭居家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李楠楠:为养老护理行业发声,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90 后”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

目前我国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和流失情况比较严重,相对于全国1200万失能老人,护理员需要300万,而目前全国只有30万。

建议:可以借鉴目前乡村医生从业政策,来缓解各大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的窘境;可以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培训制度,通过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

于旭波:尽快在全国推广长期护理险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参保对象和覆盖范围有限、长期护理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内容不全面等诸多问题。

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化制度,规范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和服务内容;调整优化医疗物资储备目录,提升储备能力,建设统一储备物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国家医疗物资调配联动机制,并健全储备轮换更新机制。

韩沂: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兼局长韩沂

经过多年发展,作为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商业养老年金保险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但是与第一支柱相比,我国第三支柱发展仍很不充分,与其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应承担的功能存在较大差距,养老保险总额不高,覆盖面仍然较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更是发展不足。

建议:多部门共同研究,明确第三支柱的涵义、内容和范围,并出台正式文件;借鉴现有税延养老账户管理经验,扩大其运用范围;优化完善政策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孙洁:建议鼓励开发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普惠养老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孙洁

国家及各省对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高度重视并不代表全方位正向落实,从深化发展康养产业的角度,还需加强康养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配套实施机制,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康养产业的激励和牵引作用。

建议: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把康养工作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和民生实事项目,同时出台保险行业康养配套政策;优化保险供给支持,鼓励发展特色康养保险产品,扩大政府购买康养服务试点;引入金融资本活水,加大推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公建民营机构建设;支持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推动康养产业轻资产模式发展;引入险企投资设立大CCRC社区;探索推动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参与康养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

周燕芳:增加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产品权力条款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

从2014年7月起,业内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试点,但后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如果我们能够提供很好的金融产品和相连接的养老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部分群体的养老问题。

建议:完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产品的设计,加大业务发展的政府支持力度,系统化的正面宣传及推广;增加在一定时间后可以重新签订协议的权力条款,可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对抵押房屋价值进行重新估值及养老年金的发放。

杨震生: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养老”大事

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杨震生

有效创建养老服务兼顾医疗服务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失能及慢性病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十分必要和重要。

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减轻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机构的压力和成本,吸引和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开展长期照护服务,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予以优惠;鼓励青年学生选择医护行业,让更多年轻人进入到养老行业,改善护理专业人才断层问题;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医养结合服务的法律条文,使其做到有法可依。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养老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