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6000多个日夜,华侨城助力黔东南州两县写下“产业+消费”脱贫新故事

2020-10-03 10:38


b4d4eda747be4a57afd62b5d35db940c.png

三穗县寨头村村景。

精准扶贫一定不能走样,所有扶贫合作项目都必须附带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数量的条件,帮到根子上,扶到紧要处。

秦佳丽/发自北京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富饶而贫困”曾是这个自治州为外人所熟知的标签,位处国家划定的滇桂黔特困片区,这里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辖区16个县市中,除州府凯里市其他15个县一度全部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

如今情形已然变了样。如果前往具有“黔东要塞”之称的三穗县、天柱县,人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30余万亩茶油林连绵起伏,引得农业龙头企业在当地落户;原本鲜有人知的“金秋梨”“三穗鸭”“寨头苗绣”进入电商直播阵营,销往北上广深;农创品牌孵化与特色乡村规划正在这里下沉。

当地“产业革命”离不开华侨城的身影。2003年起,华侨城在两个贫困县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以人才扶贫、基金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短板扶贫、文化扶贫“六大路径”帮扶思路为指引,坚持“输血”与“造血”并行的可持续模式。

十余年下来,三穗县、天柱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三穗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今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又正式发布公告,天柱县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

摘帽不摘责任,站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新起点,目前华侨城提出了从“六大路径”向“六个迈向”的转变,打通从“脱贫”到“发展”的新路径,衔接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可持续产业“造血式”扶贫

6000多个日夜,华侨城助力黔东南州两县写下“产业+消费”脱贫新故事

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

6000余天的定点帮扶生涯里,华侨城在三穗县和天柱县搭建了两大基础“堡垒”——人员和资金。

出于将定点扶贫与干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2017年以来,华侨城在内部公开竞聘,择优选派一批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挂职期限两年,第一阶段的主要使命是“脱贫”,第二阶段的任务则上升为“致富”。调动内部人员扎根当地扶贫的同时,注入扶贫资金是对两个县更直接的“输血”方式,截至2020年上半年,华侨城对三穗县和天柱县投入的帮扶资金已超过9000万元。

仅仅停留在资金和人力层面的扶贫,难以让贫困地区自己强大起来——华侨城深谙这个道理。因此,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探索“摘帽—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帮扶模式,是华侨城切入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的核心。

在天柱县,30多万亩的茶油林连绵起伏,地势高,视线好,是天然的旅游观光胜地,如今每年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

这个由华侨城利用当地丰富的油茶,创建起的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项目,在油茶种植的同时,正全面延长产业链建设,为当地贫困户带来效益分成。

华侨城进驻之前,天柱县多达13个乡镇种植油茶,囿于品种老化、培育期漫长等难题,此前的茶籽亩产量仅5公斤。

为了充分开发油茶生态园的价值效益,一方面,华侨城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的农业龙头公司——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开展资金扶持,并为当地提供农用物资以及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油茶是一项耗时颇久的种植项目,达到丰产期需要五年,盛产需要八到十年,产出前期如何平衡投入管理,是天柱县必须跨越的一个难关。在华侨城扶贫团队的帮扶下,油茶生态园基地将产业链延伸到油茶林下养鸡、养牛,实施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农作物等领域,前期走出一条循环生态农业的道路。

当地农户可以凭借土地入股油茶生态园基地,在前五年生长期中,每年获取土地租金;也可获得量化分红,待油茶有收成后,与公司三七分成;还能直接参与务工获得收入,同时免费在油茶园已经起垄好的土地里套种农作物,公司提供肥料,产生的效益全进农户腰包。

目前,油茶已经成为天柱县的支柱产业,带动当地4.6万户15.6万人增收。2018年,油茶生态园基地开始建设占地145亩的油茶精深加工厂,规划打造一个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展示、电商平台、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大健康油茶山庄,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3.2亿元。

事实上,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项目是华侨城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立足定点扶贫两县资源禀赋,选择当地支柱产业,激发区域内生动力打造“一县一品”龙头产品,是华侨城在“扶贫攻坚战”中精心打造的一条造血路径。

这种依托当地区域特征进行内外联动的产业扶贫开发,还被华侨城运用于云南红河谷元阳县、三穗县颇动村等地,结合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规划打造,华侨城已将参与“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扶贫事业的重要板块,帮助当地农民通过土地租金收入、项目分红和劳动报酬获得直接效益。

直播带货+农创品牌,开拓消费扶贫新阵地

6000多个日夜,华侨城助力黔东南州两县写下“产业+消费”脱贫新故事

D球村三穗生活馆。

6000多个日夜,华侨城助力黔东南州两县写下“产业+消费”脱贫新故事

华侨城自有电商平台“侨城会”扶贫馆。

一场联合重庆交通广播直播间的直播带货,3小时卖出1.2万枚“水姑妈”咸鸭蛋、3000多斤“金秋梨”;一款“庚子鼠年”农创大礼包在春节期间走进直播间,实现1000多万销售额……在三穗县,时下流行的“农创+直播带货”组合拳,正被华侨城深度施展。

以往,受县域面积以及产业配套等限制,三穗县的农产品存在规模性不强、储藏运输不便、价格偏低及缺乏品牌效应等产销不利因素。

直到2019年4月,原本任职重庆华侨城总经理助理的张大磊进驻三穗县担任挂职扶贫干部,敏锐地捕捉到当地一大优势——良好的自然环境能造就“苗侗山珍”的稀缺性品质。于是,从产品选育、产业提升、农创孵化到品牌通路,张大磊开始深入研究。

三穗县八弓镇新美村种植的玉红桃,是张大磊主导试水的第一个农创品牌。通过对产品外包装、品牌标识等进行一轮优化提升,他赋予这款农产品一个“秘境庄园”的品牌故事,鲜有人知的三穗玉红桃,转身变得“高大上”,不仅提高了产地价格,还销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此后,“金秋梨”“三穗鸭”“寨头苗绣”“十九号高山绿茶”“古坛洞藏咸鸭蛋”“林开花”等十余个农创品牌,在张大磊的推动下不断诞生。销路拓展上,他选择和重庆交通广播直播间合作,以“交广鲜农”为载体进行直播带货,将各式农创品牌带进直播间,销售效果颇佳。

事实上,直播只是消费扶贫中的一个路径,实现品牌造血与产销对接,是华侨城引导当地建构农创品牌的终极目的。2019年初冬时节,华侨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段先念,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姚军一行奔赴贵州省黔东南州,调研电商扶贫项目,揭幕喜马拉雅声音博物馆、D球村三穗生活馆。自此,三穗县正式加入“D球村”——通过这一由中直机关、华侨城等央企及事业单位派驻“第一书记”组成的脱贫攻坚团创立的扶贫互联网销售平台,产自三穗县的三穗鸭、咸鸭蛋、土蜂蜜以及苗族刺绣等农特产品,将流向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5月,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华侨城还进驻“央企馆”,依托数字技术拓宽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销路。导入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的同时,华侨城旗下侨城汇网络科技公司也依托自身的平台技术优势,开设线上扶贫专区,在华侨城社区设置扶贫体验店,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疫情期间,华侨城更通过直播带货模式拓宽产销对接渠道,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

“人才扶贫”下功夫,

打通从“脱贫”到“发展”新路径

6000多个日夜,华侨城助力黔东南州两县写下“产业+消费”脱贫新故事

三穗县寨头村苗兴绣花厂。

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双管齐下”之余,华侨城也在人才扶贫工程上下苦功。通过人才引进、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劳务供需等形式,目前华侨城已在定点扶贫县形成一套培育优势产业、吸纳再就业、促进农产品销售、完善利益联结的完整扶贫机制。

近年来,聚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人才发展需求,邀请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课程、组织开展管理及技能培训等活动,是华侨城在定点扶贫县的常规动作,着力于帮助提升当地基层干部能力和技术人员就业水平。

突如其来的疫情,其实成为了华侨城这套扶贫机制的一次检验。一方面,华侨城“挂职”干部与有关部门迅速应对,与外部企业及公益慈善组织等积极对接,为定点扶贫县引进疫情帮扶资金390余万元,推动扶贫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精准对接劳务供需,引导企业定向吸纳招收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深度参与“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资央企在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期间,华侨城旗下18家二级集团及所属89家企业提供800余个热门岗位,助力解决务工难问题。

合力攻坚之下,2020年上半年,华侨城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度《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给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精准扶贫一定不能走样,所有扶贫合作项目都必须附带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数量的条件,帮到根子上,扶到紧要处。”华侨城集团相关领导曾多次强调。

站在定点扶贫两县都已实现脱贫摘帽的发展新起点,华侨城的定点帮扶工作也踏上了新的征程。据了解,华侨城将以“六个迈向”,确保摘帽不摘责——一是从帮扶脱困迈向乡村振兴,二是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三是从消费扶贫迈向全线营销,四是从帮扶两县迈向全州全域,五是从人才培训迈向挂职培养,六是从简单帮扶迈向全面战略合作。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脱贫,华侨城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