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杨开忠:把“鸡蛋”都放在东部风险性很大,中国未来市场潜力中心点在新中部地区

中国房地产网

2020-12-08 12:04

081050402wo2.jpg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未来城市化会越来越精细。”杨开忠说。杨开忠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教授。


12月8日,他在北京参加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报新媒体、中房智库主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总评榜大会”上提出,建立一批新城新区,走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之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经验和方法,应该在全国其他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适度推广。


杨开忠分析,未来“十四五”时期,跳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新城新区,将是我国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普遍的趋势,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这项工作。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会非常大。


“另外,要推动国家东部地区劳动力或产业链向‘新中部’聚集,‘新中部’将会逐渐成为继东部地区之后的又一个经济核心地带。”杨开忠分析表示,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非常高,每平方公里550多人,明显高于日本的核心地带。从土地开发强度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比如江苏省2016年国土开发强度就达到了20.99%,浙江省2017年达到了12.4%,广东2015年达到了11.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杨开忠举例解释说,就是广东省尽管有18万平方公里,但是不及德国的一半,浙江的面积是10万平方公里,不及德国的1/3,在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被开发使用的土地已经跟德国12.8%的水平相当,所以从这个对比来看,我们东部地区进一步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开发,把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空间不大了。


在杨开忠看来,这几年是新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上升非常快的时期,跟沿海地区不相上下,甚至一些年份高于东部地区,这说明它的潜力大、势头好、成长性好。现在要实施新发展格局,战略基点是内需。无论考虑不考虑交通网络,我国的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心点是在新中部地区。


“我们现在要统筹发展,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东部地区,风险性很大,所以未来我们国家国土空间的开发一定要推进多极化发展,这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杨开忠说。


对此,他提出了两大趋势。一是我们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从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向东南半壁转移;二是从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转移。这两个转移是规律,难以抗拒。(注: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编辑:申志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未来市场
0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