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行大地,五谷丰登”的“铜稻龙”
楚小强 中房报记者 刘亚 北京报道
“好可爱哟,来给我拍个照”!
“这条龙好萌啊”!
“快看快看,这条龙好卡哇伊啊”!
“这条龙特别可爱,美轮美奂”!
……
北京王府井大街正中央,有一片金灿灿的熔铜稻田,一条色泽瑰丽的庚彩“少年龙”游行其间,意气风发,润泽大地!这条“少年龙”时不时地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留影,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标志,象征着吉祥与好运。“少年龙”的亮相,也让热闹非凡的王府井大街年味儿更浓,再加上街道两边张灯结彩,使王府井笼罩在一片浓郁的节日气氛当中。
这条“铜稻龙”长12.5米,高2米有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为了迎接2024甲辰龙年的到来而制作。作为王府井大街的新标志以及唯一的铜雕艺术品,朱炳仁为其题名为“龙行大地,五谷丰登”,寓意龙游稻间,行云布雨,润泽大地,祝愿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腾飞。
相比传统文化中仪态威严的龙形象,这件铜雕作品采用了现代化卡通拟人式设计手法,龙的眼睛大而灵动,表情萌趣可爱,身体蜿蜒有力,不仅洋溢着青春活力,还传递出蓬勃的生命力,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的艺术,传承当中也兼顾了创新。最为吸引人的是那只向前伸出的“小手”,仿佛在与路人亲切地挥手互动——“我(龙年)来啦”。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莫高义一行前来观赏“铜稻龙”,给予了高度赞扬,并称“如此创意,只有朱炳仁”!

“龙行大地,五谷丰登”的“铜稻龙”
多位路人也在这件铜雕作品旁留下新年祝福语,“希望龙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亲人好友身体安康,龙行龘龘”。
“铜稻龙”作品还迎来一拨重要观众,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莫高义一行前来观赏。莫高义仔细观看了作品后,对朱炳仁作品的工艺和寓意给予了高度赞扬,并称“如此创意,只有朱炳仁”!
此次“飞入”王府井大街的“铜稻龙”,仅仅是朱炳仁诸多脍炙人口的铜雕艺术品中的一件。在此之前,王府井大街上的“五牛五福”,故宫博物馆广场上陈列的“五牛雕塑”等等佳品皆是出自他之手。朱炳仁还多次携带自己的铜雕生肖摆件登上央视春节特别节目,比如“鸿运当头”“乾隆十骏犬”“天珠赐福”“飞天神牛金福”“天兔赐福”……
朱炳仁是中国铜雕领域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是“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一度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中国现代铜建筑的三大“开山之作”:杭州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均出自朱炳仁之手。著名作家金庸见到朱炳仁为杭州雷峰塔制作的“五彩新铜衣”时,曾忍不住赞叹道:“工精艺高,有如雷峰”。
朱炳仁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文创作品还有“江南铜屋”,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它是朱炳仁创建的中国第一座铜雕艺术博物馆,这里不仅是铜的海洋,也是艺术的殿堂,里面陈列着各种铜制家具及饰品,包括桌椅板凳、屏风摆设、门窗砖瓦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铜稻龙”前,人们纷纷驻足留影。
为了传承好中国“铜雕文化”,“让铜回家”,朱炳仁和儿子朱军岷创立了新国货非遗品牌“朱炳仁·铜”,目的是让铜走进千家万户。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深耕与传承,“朱炳仁·铜”精湛的铜艺也得到外界广泛认可,“朱炳仁·铜”也一度成为入驻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品牌。
文化需要传承,铜雕技艺也一样。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铜稻龙”的出现丰富了北京的文旅资源,也将助力文旅消费市场持续繁荣。
“当前经济形势极需提振信心,需要用艺术为社会提供更大的发展正能量,通过文化与经济的互相促进融合,以及‘少年龙’的出现、见龙在田,并在中国金街应运而生,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应景艺术品,而是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朱炳仁表示,社会迫切需要振奋精神,东风着意,金龙舞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