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人物特写
A+
于大海:世界不再平,中国产业地产理应肩负重要使命

2020-08-01 13:23

于大海:世界不再平,中国产业地产理应肩负重要使命

亿达中国高级副总裁于大海

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北京报道

7月31日,一场围绕“拥抱新基建——2020中国产业地产与产城融合品牌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报新媒体、中房智库、产业中国主办。

会上,亿达中国高级副总裁于大海从多方面剖析了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冠疫情、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动荡等多重因素作用的新形势下,他对产业地产行业提出九点倡议:要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要重点关注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行业细分龙头类客群;要将促进增量和升级存量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超前布局园区软硬件配置,加速数字化建设;要从资本和资源层面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客户的产业合伙人;要以城市运营商的姿态投身产城融合;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势,谋篇布局;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危中寻机。

以下是其演讲主要内容: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在3月6日参加的第一个线上论坛时就曾提出,除对公共卫生安全外,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世界政治格局的长期影响也值得关注。伴随疫情而来的是近半年来甚嚣尘上的“去中国化”,对此有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叠加,加剧了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是硬币的两面,西方国家会展现更强势的政府,引导、鼓励乃至强迫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产品生产,要么返回本国,要么迁到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地区或国家。

二是疫情以来,成本不再是企业唯一的考量,产能过度集中的风险逐步显现。跨国企业必须在成本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至少会将重新组织产业链来构建多元化的供应来源摆上议事日程。但将产业链大部分转移出中国既痛苦又耗时。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要离开,也非短短几年时间可以办到。

三要审慎对待这股“去中国化”声浪。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协作都符合经济学原理,其目的是发挥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降低全球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高举全球化大旗、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去中国化”最好的反制。应以率先控制住疫情为契机,进一步壮大制造业,开放金融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和速度。

“口罩外交”和“呼吸机外交”固然重要,但我们不仅要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更要输出以诚信、开放、合作、包容为导向的价值观。只要胸怀大度,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赢得尊重就是必然的结果。在“后疫情时代”,国际间重新结盟将是必然的过程,此时争取更多的朋友,结盟更多的国家,将使中国在未来世界政治格局间拥有更多话语权。

本世纪初,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本现象级畅销书《世界是平的》揭示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浪潮。该书创作时,由亿达中国开发运营的大连软件园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作为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初露峥嵘,作家专程来华采风,并在书中写道“我必须亲眼去看看大连,中国的班加罗尔。宽阔的林荫道,美丽的绿色空间,林立的大学与技术学院,庞大的软件园区,光看楼顶的一个个招牌就知道一切……”转眼间20年过去了,全球化走过的曲折道路恐怕也不是弗里德曼当初能够想见的。

如果中美之间一直保持巨大的科技与国力差距,如果中国一直没有出现华为这样的企业,如果外资可以一直用低廉的成本雇佣更多的熟练工人,同时获得中国这个更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的劳动力一直甘于以往的地位和生活,那么世界确实是平的,而且可以永远这么平下去,发达国家也会十分乐见这种“全球化”。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中国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加速了许多在华外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正如大连软件园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主动求变、华丽转身,从市场、产品、技术到服务,转型升级成为关键词,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成功地从“大连服务”转型到了“大连创造”这样一个培育期和成熟期。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口号声中,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角色也确实在悄然发生改变。

产业园区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中国的产业地产行业及所有参与者都理应肩负起重要使命。历经22年的拓荒耕耘,亿达中国已成长为中国最大最领先的商务园区开发商和运营商,在20余个一线和二线省会城市开发运营了大连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郑州科技新城、长沙智造小镇、北京中关村壹号等40余个商务园区,产业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凝聚了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强和百余家行业百强在内的2000余家企业客户,吸纳园区从业者30余万人。从经济贡献、人才贡献、节能减排贡献、创新贡献、城市发展贡献等方面都为所到城市做出突出贡献。从空间提供商到园区运营商,再到产业合伙人,是我们可以总结的基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冠疫情、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动荡等多重因素作用的新形势下,我对产业地产行业有九点倡议:

一要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起步阶段和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等技术的推动下,这一进程将会继续加快。相关企业对高品质园区载体的需求旺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相关行业企业已在亿达园区内占绝对比重;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也体现出传统行业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不降反增的势头。

二要重点关注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行业细分龙头类客群。新兴产业园区里中小企业比重将会加大,切勿盲目抓大放小、崇洋媚外,通过运营级服务,培育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类企业。由亿达运营的海淀科学城地标性园区北京中关村壹号已经聚集和培育了包括6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在内的60多家硬科技企业,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园区定位已然成形。

三要将促进增量和升级存量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存量企业简单进行物理空间的聚集并不可取,本土客户在亿达园区中占比在60%左右,这些企业主观升级需求迫切,要充分利用国家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契机,支持这一庞大企业群体做大做强,成为园区客户的主力军。郑州亿达科技新城一期甫一交付入驻率即达到100%,这正是众多本土企业看重专业化园区在产业升级平台打造方面的突出能力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四要超前布局园区软硬件配置,加速数字化建设。地产数字化是将IT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oT、AR/VR等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全流程的应用,是数据信息化并上线及智能化应用的过程,目的是实现物理空间数字化、用户在线可感知互动,最终助力房企从空间提供商向运营服务商转变。近年来亿达中国旗下的易达云图致力打造“智慧园区全场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政府提升产业活力,帮助园区提升运营管理,帮助客户实现快速发展,帮助企业人实现美好生活。在本次抗疫过程中,园区智慧资管平台、物联集成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产业服务共享平台、企业选址云服务平台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数字化的关键是主动拥抱新时代、新科技、新模式、新思维,寻找新动力、满足新需求、创造新优势、贡献新效能。下步亿达中国将对已建成的园区持续升级,对在建园区进行高标准的硬件投入和软件配套,持续增强线上服务能力。

五要从资本和资源层面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客户的产业合伙人。重视产业投资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联手地方政府发起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并打造跨界生态圈、产业资源池,让政府、客户、上下游、企业人都能从中获取所需资源,进而以一个平台组织者的身份助推行业发展,从而实现从园区运营商向产业合伙人的转变。

六要以城市运营商的姿态投身产城融合。城市运营的终极目的是把城市的自然、人文乃至精神资源有效推向市场,使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城市财富得以增加,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以提升。亿达中国的产城融合发展愿景,即创造独特、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引领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汇聚人才、企业、投资。以产业升级为引擎,通过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助推企业成功、员工发展,促进城市繁荣、文化进步,提升区域价值,让传世经典的建筑与人、自然和谐共鸣,让城市生活更精彩,使亿达中国“产城人”的融合发展模式在更多目标城市开花结果,更好惠及全社会。

七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势,谋篇布局。亿达中国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西部等经济活跃区域,园区项目在20余个一线和二线优质省会城市落子。以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圈为弓,以长江经济带为箭,形成“挽弓搭箭”之势,并审慎乐观的适度超前布局非省会二线城市和潜力三线城市,相信在为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从中获取中长期红利。

八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亿达中国22年的产城融合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打造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集聚、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的城市生态和产业生态。从绿色环境的打造,到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已经成为亿达中国的强劲发展基因。亿达中国不仅在赈灾救助、扶贫帮困中慷慨解囊,还在“以高雅艺术回馈城市、回报社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亿达之声新年音乐会遍邀世界着名交响乐团,连续25年在全国多地奉献百余场精彩演出;亿达之声爱心音乐教室工程横跨五省十一市,为160多所乡村小学捐建音乐教室、培养音乐师资,惠及乡村儿童六万余名。未来,亿达中国将继续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做受人尊敬的企业表率。

九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危中寻机。正如在本次抗疫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水准的园区运营商,会得到企业客户的信任和青睐,对于增强客户黏性和企业品牌建设也不失为一次契机。

面对存量时代的到来,我们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摒弃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的粗放增长方式,让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在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二是摆脱传统租售模式的束缚,在长期服务于客户并在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

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面上看水势已尽,实际是换了一种形态,云是水汽蒸腾的聚集,时机到了自然会变成雨落下来。于个人、企业、国家,莫外如是。地球还是圆的,我们希望世界也一直是平的,局部和阶段性的沟沟坎坎在所难免。人间正道是沧桑。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于大海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