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历史起点,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建筑建造领域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重要支撑。
发展不止步,在“精工建造”“中国高度”持续强化的今天,《中国房地产报》推出“第二届中国建造匠心传承致敬礼”系列报道,弘扬“工匠精神”,汇聚时代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期嘉宾:邱小勇
中国建筑首席大师(勘察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在成都,“神鸟驮日展双翼”不仅为中国西部交通基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也因“太阳神鸟”设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雄伟壮观的建筑。它的设计者是邱小勇,一个被称为“勾画大国基建的成都妙笔”的建筑师,一个从事建筑设计36年的建筑匠人,中国建筑首席大师(勘察设计),用他的心血与热情,在广袤的大地上矗立起了一栋栋具有时代印迹与历史价值的建筑。
中房报记者 刘洪材 成都报道
空中俯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云层下若隐若现,如同展翅欲飞的“神鸟”飞扑而来。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是全国第二大机场,投入运营以来已保障旅客1000万人次。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稳定运行令她的设计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邱小勇颇为欣慰,他心目中的“神鸟”终于飞了起来。
邱小勇,是一位从事建筑设计36年、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在机场航站楼设计领域均取得了突出业绩,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以及青岛新机场等机场的设计都出自他之手。
为成都量身设计一座机场一直是他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12年到来。这个曾主持设计过多个机场的设计者站在丘陵与河流交错、杂草丛生的实地勘察时,一个想法浮现。
2015年,中建西南院联合体设计的天府国际机场“太阳神鸟”方案,力压来自全世界的6个竞标方案联合体,获专家全票推荐。
太阳神鸟,驮日飞翔——在现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一件商周时期的太阳神鸟金饰,宛如四只逆时针飞行的神鸟,向世人默默讲述古蜀人关于“金乌负日”的传说和梦想。
邱小勇认为,“太阳神鸟”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与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传递着浑厚深远的古蜀文化。四只神鸟正好既契合了天府机场4个单元式航站楼的构型特点,又展现出古蜀文明的文化特质,还寓意着天府机场为四川经济腾飞插上翅膀的美好愿景。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受访者供图
梦想终成为现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太阳神鸟”设计方案成功的背后,是一位建筑设计师长久的积淀与厚积薄发。
邱小勇在他的工作室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性思考和感性体悟是重要的一体两面,设计灵感也多源于生活与自然。在具备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建筑设计需要从生活、自然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和创意。
四川科技馆改造前。
四川科技馆改造后。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科技馆是成都天府广场核心建筑,始建于1968年,有着浓郁的历史痕迹与价值。在改造中,邱小勇抓住了这一特点进行设计:首先,设计要尊重城市定位,保留城市建设的时间痕迹;再次,要满足内部功能更新;第三,从问题出发,理性思考项目的历史价值。
改造前,邱小勇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这一建筑存在3个问题:该建筑建造时(1968年)既无抗震规范也无消防规范,不能满足现有公共建筑相应规范要求;楼内几乎没有现代化设施设备,不能适应当代人们对于公共建筑的需求;整栋建筑采用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抗震能力较差,同时,无法承载新增设备吊装需求。
针对以上3个问题,邱小勇在设计通过三个方法进行了应对:在楼内新增筒体作为防烟楼梯间和抗震结构,并在筒体周边布置卫生间等配套辅助空间;在中央大厅下面加建地下室巧妙解决了新增设备用房问题;在原有庭院周围加建回廊,解决管线吊装问题。
改造后,四川省科技馆再次成为人们喜欢的“打卡地”。
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受访者供图
大型机场是公认的最难的公共建筑,设计千头万绪,纷乱如麻。在应对这一类型建筑进行设计时更要理性思考,以做到大系统骨干清晰,小系统枝叶繁茂。
“好的机场一定是让旅客有更舒适、更便捷的出行体验的机场。”邱小勇表示。
以青岛胶东机场设计为例,方案构思起点是如何兼顾单元式航站楼和集中式航站楼优势,设计从单元式航站楼构型的思考出发,将多个单元式小航站楼体块模型进行拼接,向集中式航站楼转换,这样的航站楼既是一个集中式航站楼,也可看成为3个单元式航站楼。
但这一设计所形成的集中式航站楼主楼面积较大,无法满足一些要求,后期通过弧形切挖,让整个航站楼变得更加舒展流畅。通过这一创新性构型设计,使得青岛机场在同等旅客吞吐量下拥有更加人性化的步行距离(约600米);国际旅客放在中指廊,缩短了国际国内互转距离,照顾了各航空联盟利益。
五指型的构型也很好地对青岛海洋文化进行了表达与解读,结合站前主题景观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上风雕使用,阐释出了风与飞行的密切关系;向下延伸的两座航站楼与一期航站楼则构成了“齐”字的写意表达,一举获得了青岛人民的认可。
“天府国际机场是我所参与过的机场设计中规模最大、难度最大,也是运用新技术最多的项目。”邱小勇直言,也因其重要,从选址、设计方案确定、动工建设到竣工、试飞、正式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每一个进展都备受关注。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值机大厅竹叶天花。受访者供图
具体设计中,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引入了诸多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以及前沿科技手段,让“太阳神鸟”独一无二。如它拥有国内首个“手拉手式”航站楼构型,这一构型既能很好地解决天府机场高近机位率、宽体机近机位数量多、旅客步行距离、空陆侧用地均衡等问题,又缩短了各个航站楼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穿行。
如今,繁忙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从设计到运行获得了社会一致认可。
“建筑师和农民一样,都是要把所做的事情播种在大地之上,在大地上设计建筑更要有敬畏之心;我也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作品能够百年不拆,长久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邱小勇表示,未来也希望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减少遗憾,让建筑更完美。
对 话
邱小勇:建筑师不是艺术家,是为人服务的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受访者供图
中国房地产报:从2016年两会到“十四五”规划,“工匠精神”被屡次提及,您对国家屡次提及的“工匠精神”如何看?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坚守这种精神?
邱小勇: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对高精尖人才的强烈需求;在发展中,想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也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及其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首先是热爱与专注,是要用尽全部精力去钻研所从事的领域,从而实现新的创造。
中国房地产报:在推进大国工匠发展方面,有什么问题是需要值得关注与反思的?
邱小勇:建筑师需要去思考如何将现代建筑中国化,使其具有中国内核的空间精神和哲学思想,因为中国每个地方的地势地貌、建筑历史都大有不同,建筑师需要与环境对话,创造出拥有当地特色、融入环境的建筑。
另外,建筑师行业的“工匠精神”一定是包含敢为人先的优良品质,要能够在技术上大胆创新。建筑设计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中国之所以能够有全球领先的建筑企业,是因为我们拥有不断创新、领先国际的技术;如今全球大多数超高层建筑都是中国企业在修建,也正是得益于此。
中国房地产报:有时建筑师为了表达自己的理念,可能会设计出看起来个性很强但不太实用的产品,这是个性化表达,是否与现实需求相矛盾?
邱小勇:我有一个观点叫“建筑师是生活艺术家”,建筑师是为人服务的,他所设计出来的东西是要给人用的,因此在建筑设计方面“实用”永远是第一位的。建筑师在画图时应该秉承“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四个方针做设计,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建筑。
中国房地产报:做设计做规划建造项目是很孤独的,也是很难的,什么时候您认为是最难的?是如何坚持的?
邱小勇:创意永远是最难的,这是从“0”到“1”的过程。对于设计师来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多,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就越多,实施的难度也会相应变大,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需要花费很多心思,而坚持下去的因素也在于此,每个项目都是新的,需要重新激发灵感,但于我而言这种头脑风暴非常快乐。
中国房地产报:您觉得如何能成为一名好的建筑设计师。
邱小勇:首先,我认为设计师一定要注重平时积累,多读书、思考,多观察、感受,寻找差异,思考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设计师要对自己和项目有准确的定位,且一定要不断地去研究自己与其他一流设计团队间的差距,去探索自身应该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最后,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甚至世界发生的变化,才能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思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