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人物特写
A+
陈霞委员:建设“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2024-03-08 21:41

第1页-1.PN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霞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重大考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霞建议,着力建设更加完善的“平时有备、急时高效”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是社区长效化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


陈霞表示,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提供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人员、场地、设施有限,且往往一岗多职、一人多岗。面临突发事件时,普遍存在场地和设施紧缺、人员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问题更加突出。


“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对参与主体的长期经营能力、持续服务水平有较高要求,参与主体难以完全依靠自身资源长期投入,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保障。如果没有引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许多社区对社会力量参与诸如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持谨慎态度。同时,社会力量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物资供给、专业知识不足,也难以常态化投入,难以形成对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


陈霞为此建议:


一、加强统筹引导,常态化储备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力量。


1.发掘热心社区事务的骨干力量,鼓励热心公益、能力突出、资源匹配较高的参与主体。2.培育扎根社区的“党员突击队”“便民服务队”“爱心公益队”等志愿小组。3.鼓励街道、社区以及辖区的治安力量、医疗力量、社区志愿力量联合从事“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打造社区应急后备军。4.兼顾平时和应急双重任务,整合社区服务中心、物业、商业门店等场地和设施,根据日常用途与空间特点进行“平急结合”改造和纳管,合理布局社区应急隔离点、临时休息点、物资发放点、应急指挥点等,为应对突发情况做好场地、设施储备。


二、完善相关政策,为社会力量参与“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1.健全社区共建协商制度,搭建涵盖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商业门店、业主委员会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社区多元协商合作平台,畅通社区应急管理共建共治渠道,吸纳各方意见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夯实开展志愿服务的民意基础。


2.明确纳管人员、场地、设施的管理方式,包括建立和完善功能转换、协同反应的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场地设施巡检、应急演练等,确保应急处置专业、可靠、安全。


三、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标杆示范的推广普及力度。


1.为相关主体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社区权益等,鼓励更多主体、投入更多资源参与“平急结合”社区志愿者服务。2.通过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复制模式等方式,宣传推广行之有效的“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经验,形成正反馈机制。3.积极创建“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先行示范城区,在全国打造“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温红妹
标签:社区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