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人物特写
A+
徐高:当下经济还要靠基建、地产

2024-05-18 10:27

韩涧明/文


徐高(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受到公众瞩目,一大原因在于:当我国地方债等经济问题开始浮现,他是几个最早站出来主张国家应快速以国债方式入局化解风险的专家之一。此后,地方债被早早精准控盘、化债工作平稳推进,与徐高先生等人的主张高度契合。


2024年5月10日,徐高参加网易《中国经济新动能》节目,再次谈及其关于中国经济破局的“上中下三策”,显示相关思考更加成熟。


其中,徐高的“中策”,也就是现在进行时,主张以基建投资与地产投资拉动,而非制造业。


“未来几年房价大涨”是假说


经济学家是研究者,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其言论,有些是事实,有些是理论,有些是研究分析,有些是预设假说,且谈及这些内容的语言环境差异很大,所以不能因为他说了什么,就给对方贴上相应的标签——他就主张“某某”……不一定。


比如说,徐高提到,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严重的供给收缩状态,相比2021年年初,开工面积已经下降超过2/3……这是他对事实的观察与描述。


然后他说,“我现在担心在未来几年,恐怕城镇房地产价格会大幅度上涨”。这个会产生争议的话题,只是他的一个想法,或者说假说。


徐高并没有拿出更充分的证据,去证明市场供求关系是否真的如此,或者如此演进,只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证伪。


房地产市场存在太多变量,它未来最大的可能,还是作为一个话题被反复探讨,直到变量或者趋势,变得清晰。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徐高猜想,未来城镇房地产会大幅上涨,未来事实就真的会大幅上涨……也不能因为涨或不涨,就神话或埋怨徐高。徐高的假说,有假说的价值——保持对房地产市场萎缩或者扩张的观察。


徐高当下的最重要观点,来自于他提出的当前中国经济破局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给老百姓钱


徐高的“上中下三策”,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如果从消费而来,那么,徐高认为,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数据看,消费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比较低,老百姓在经济增长中的获得感不够——钱不够,如何消费?


所以,从消费考虑,需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让老百姓通过分配制度获得更多的收入,由此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动力的问题。此之谓:上策。


徐高的原话是:“通过把国有企业与居民部门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国有企业所有权的竞争性市场,进而通过这个市场,把居民的偏好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联系起来。”


实际上,与徐高主张类似的相关经济政策改革也在推进当中,如国家强化对于央企、国企盈利分红的考核,“新国九条”提出对于上市企业分红的要求等,都在尝试如何把企业增长的盈利有效回馈给老百姓。


但是,也正如徐高分析认为,收入分配改革非短期可以实现——“上策”是长期的事。


打压传统,对创新是负面的


徐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是守住基本盘。


以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说:出口,很大程度上是外需的被动接受。消费,2023年的社会零售品销售,呈正增长。而投资,在基建、地产与制造业三者中,基建与制造业增速不错,目前主要的经济风险,来自于房地产。2022年至2023年,房地产投资每年平均下降超过10%,是最大的经济拖累项。


然而,也正是在房地产问题上,徐高感觉存在认知误区:“有些人把地产定位为‘老’的产业。它确实是老,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也不代表它没有未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就体现在吃、穿、住、行四个方面。”


“对当前中国经济来说,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培植新质生产力,需要推进创新。但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把宏观经济稳住,而稳住宏观经济,关键是守住经济的基本盘。”


“把经济基本盘守住,让经济保持平稳,给企业营造正常的经营环境,当企业有了不错的利润,企业家精神就可以发挥作用,会大量地摸索、试错。这才是能够真正有效促进创新的方式。而若人为地打压传统的增长引擎,这对创新是极其负面的。”


力推“中策”,避免“下策”


如果当下经济的推动力来自于投资,那么,该如何投资呢?徐高提出的“中策”认为:在当下,要依靠基建与地产投资来创造需求。


徐高分析指出,中国投资主要有三块——基建、地产和制造业,加起来大概占到总投资的80%。其中,中国经济的破局要依靠基建和房地产的发展。因为,如果要依靠制造业投资来创造需求,那么,制造业投资项目建成之后,就会变成供给,反而会让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与制造业不同,基建和地产投资可被看作为“类消费型的投资”,它们不会带来产能的直接扩张,同时又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福利、生活水平。所以,在社会分配结构没有改革之前(也就是当下),应该靠基建和地产来拉动需求。


徐高说:“有些人可能会出于基建和地产投资所带来的副作用,反对基建、地产,甚至认为要‘去基建’‘去地产’。但若真是如此,我国很可能会陷入一种困境,即收入分配对消费的约束仍然存在,投资又缺乏力度。如此,则会带来需求收缩下的经济增长下滑。而经济增长的下滑,理论上并不会自动带来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因而不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自动调整,以及经济活力的重新焕发。如此,就会让我国长期处于经济低迷状况。在我看来,这便是‘下策’。”


编辑:温红妹
标签:基建,地产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