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7-21 10:42
许倩/文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与挑战,从过去的高歌猛进到如今的审慎前行,房企生存逻辑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伴随行业的剧烈洗牌,许多曾经叱咤榜单的黑马房企,如今已难觅踪迹,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大房企手中。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超千亿房企仅剩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具体来看,上半年仅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4家房企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关口。
哪怕将时间长度扩展至2025年全年,能实现千亿元销售的房企也不会太多。今年上半年,排行第10的滨江集团实现销售额527亿元,排行第11的华发股份实现销售额502亿元。据此估算,2025年或许就只剩11家千亿元房企了。4年时间里,七成以上千亿房企都“消失”了。
这场洗牌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千亿房企“消失”背后,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以及游戏规则的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同比下降5.5%。尽管房地产行业最困难时刻已经过去,但依然有不少房企面临生存压力。
面对楼市变化,购房者心态也在发生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6月发布的居民调查显示,认为“现在是购房好时机”的受访者比例仅23.7%,相比2023年的45.6%下降了近一半,他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选择,正重塑整个房地产市场。
显然,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高度分化的格局。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城市,还体现在区域、板块、产品、资源以及房企自身,良币驱逐劣币成为趋势。
土地市场的数据更具冲击力:头部房企斥巨资砸向上海、青岛等核心城市,比如近期建发房产在上海以协议方式拿地123.5亿元;而部分房企却宣布停止新增土储。
当TOP10房企占据市场50.8%份额,当TOP20房企87.8%的业绩均来自一二线城市时,剩下的玩家必须做出抉择。留给企业试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那么,三四线城市真的没有机会了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注意到,一批逆势增长的“现象级”中小房企正在崭露头角,他们偏安一隅,却活得很好,甚至做到了很多规模房企“做不到”或“不愿做”的销售奇迹。
比如,来自河南的小型房企金沙地产,在单一四线城市实现了年销售额60亿元的业绩,这个公司要求经营第一条就是:不追求规模,不跨界,不乱跑,扎扎实实做地产、做产品。
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成熟,房企的竞争终将回归本质——谁能让客户信任,谁就能活下去;谁能让客户认同,谁就能赢到最后。坚持建“好房子”,坚守品牌价值、以客户为中心,才是企业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赖的关键。
地产大变局时代,品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软实力”,而是支撑企业未来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那些仍在盲目扩张、忽视品牌建设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而真正重视品牌的房企,将在行业洗牌后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品牌的力量,从不在于瞬间的闪耀,而在于持久的照亮。2025年8月,“2025第十五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即将隆重举行,这届大会将聚焦行业新变革、金融新创新与城市新发展三大赛道,探讨房企如何以品牌为纽带重构价值链,如何以“好房子”为支点撬动新一轮增长周期。
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价值高地!
联 系 人:滕艳琳
咨询电话:010-85767558
邮 箱:1187009999@qq.com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