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向青年才俊抛出满满诚意,让“留在湖北”从选择题变成最优解!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7-17 14:11

37.png

7月15日,湖北省举行“毕业季·留鄂安居 才聚荆楚”新闻发布会     唐军/摄影


唐军/发自武汉


“要让留鄂青年人住得好、留得下、能成业!不断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推进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留鄂安居·才聚荆楚”行动为抓手,加快建设和供给保障性住房,加快破解高校毕业生住房难题,营造安身安居宜业的青年发展环境,显著提升青年人才留鄂安居吸引力。”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震的这番温暖的话语充满了对青年人的深切关爱。


7月15日,湖北省举行“毕业季·留鄂安居 才聚荆楚”新闻发布会。湖北省住建厅、湖北省团省委与湖北省住房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等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负责人,介绍了以人民城市理念,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的政策创新与实施路径。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安居的决策部署,将高校毕业生留鄂安居作为“才聚荆楚”的核心任务,全力破解青年住房难题。2023年以来,湖北省住建厅、团省委创新构建“短租驿站过渡、长租社区安居、购房奖补支持”的全周期梯度保障体系,通过多渠道保障,累计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75万套,服务留鄂青年超33万人次。


主动靠前服务,人才“留鄂留汉”诚意满满


今年5月,湖北省住建厅开展了“毕业季·留鄂安居 才聚荆楚”安居行动,为即将走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周期的服务,体现了湖北对青年才俊留鄂安居的满满诚意。


刘震介绍说,“才聚荆楚、共建支点”助力学子“留鄂留汉”安居行动,通过“政策创新+校企协同+联盟搭建”三维联动模式,组织全省20余家国有住房保障企业,组建保障性住房联盟,充分整合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主动靠前服务,主动走进高校,先后在武大、华科、地大、中南财大、华师、湖北大学等高校举办政策宣讲会,将住房保障政策融入高校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优惠服务、房源信息,实现从被动保障向主动服务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和影响力。


刘震说,在营造青年人安居宜业发展环境方面,湖北做了几个方面的创新实践:一是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安居。通过“新建一批、认定一批、配建一批、改建一批、盘活一批等“五个一”的方式,多措并举筹集房源。“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8万套(间),投入使用23万套以上。2025年1~6月,全省新筹集保障性住房6.05万套,占全省民生实事年度目标86.4%。2025年全省新谋划筹集青年社区46个,建成后可提供房源2.5万套(间)。二是建立全周期的青年人住房保障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的高校毕业生,构建“短租驿站过渡、长租社区安居、购房奖补支持”全周期梯度保障体系。针对来鄂求职青年人,全省共建成137个青年驿站,有力解决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就业见习等短期过渡性住房“落脚难”问题。为住房品质有一定要求的青年人,打造青年社区,加快满足“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元住房需求。同时,还提供创业场地,激活创业需求,促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针对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青年人,通过落实综合民生支持政策,对购买产权房予以一定奖补,共满足高校毕业生购房需求1.7万套。今年1~6月,全省已有8017名高校毕业生购房置业,同比增长227%。三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入住流程,将住房保障服务端口前置,在全省各市州陆续开通保租房公众端、移动端服务,搭建全国首个住房供应链平台,通过APP/小程序可实现3D看房、在线签约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让高校毕业生动一动手指就能完成保租房申请。


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姚雪介绍说,团省委持续深化青年住房需求服务工作,动员各地建立青年驿站,为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来鄂求职创业者,提供7~15天免费居住,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青年驿站床位数5790张。同时,联合各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指导等服务,让青年驿站成为求职青年梦想的出发地。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湖北省住房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陈淑云介绍说,“目前,湖北省武汉、宜昌等城市的青年社区,都设有公共空间,同时,把适合青年人发展的社群服务嵌入人才公寓,通过“共享厨房、共享健身房”提供享乐生活的共用设施设备,让青年人体验感受生活乐趣。同时,通过举办“青年夜校、创业辅导、求职分享、草坪音乐会”等周末主题沙龙系列活动,一站式解决求职、社交、创业需求,让年轻人不出社区就能找工作、找合伙人、找朋友,实现安居到乐居的高品质生活。”


让“留在湖北”从选择题变成最优解


“‘毕业季·留鄂安居 才聚荆楚’安居行动的核心目标是让人才‘留在湖北’从选择题变成最优解,让住有所居成为青年扎根荆楚的第一块基石。”陈淑云说,活动亮点主要有:一是让人才留鄂从“政策诚意”升为“人生居住独立”;二是让人才安居从“有地方住”到“住的舒适”;三是推进聚才筑城,从“留一个人”到“聚一座城”。


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等城市结合青年人的租住需求,均作了创新性服务。


武汉在校大学生总数近140万,为使百万大学生留汉安居创业,武汉不断创新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将筹集人才租赁房作为“筑巢引凤”的重要举措来抓。


“在“十四五”期间,武汉共筹集近四万余套人才租赁房。”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租赁事务中心副主任潘芾林说,“为进一步提升了留汉学子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武汉市今年计划建设28个青年社区,目前已经完成了14个。”


潘芾林说,武汉市强化了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出台人才租赁房优惠政策。武汉人才租赁房的租金,按照不高于市场租金的70%缴纳。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别免缴2年、1年租金,免租金额每月分别不超过2000元、1500元。二是多渠道多点位筹集人才租赁房源。今年武汉加快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人才和保障性住房。上半年已收购19个商办(公寓)类项目,约43.42万平方米。项目装修改造后,可提供人才和保障性租赁住房9603套,其收购总量居全国前列,获得住房建设部高度肯定。三是优化人才租赁房申请与办理流程。目前,武汉市的人才租赁房申请和办理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并行,十分便捷。


宜昌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坚持“为青年筑城、为产业筑基”,抢抓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契机,推动集生活居住、社交共享和就业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青年社区”建设。


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大红说,“为了让青年人能扎根宜昌,主要做了以下4件事:筹集一批“好房子”,让青年人“租得到”; 提供一批“好服务”,让青年人“住得好”; 营造一个“好氛围”,让青年人“有归属”; 推动一批“好政策”,让青年人“留得住”。 目前,全市共筹集1.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打造了12个青年社区项目共3770套,已投入运营7个、1309套。同时,强化运营服务,制定运营服务标准及考核细则,2024年开展的年度监测评价,新市民、青年人满意率达98.9%。”


襄阳市则以“就业+安居”双轮驱动为路径,通过政策创新、项目引领、政企联动等多维举措,让青年人在襄阳“住得下、留得住、发展好”。目前已形成“就业有岗位、安居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青年人才生态。


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四级调研员侯红丽向记者说,襄阳首先以好政策构建“就业-安居”全链条支持体系。以“真金白银”的政策诚意,在全省率先出台《襄阳市人才安居保障办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就业-扎根”全周期安居服务。二是供给好房子,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功能定位,选取交通便捷地段开展青年社区等项目建设,提供“乐租、乐业、乐购、乐游”的居住环境,截至目前,襄阳市区已累计筹集人才保障房7194套。其中青隽城作为鄂西北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青年社区,可提供4389套多样化户型。


陈淑云说,与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湖北的优势并不在单项补贴高,而是有“组合拳”式的系统可持续服务:一是“一张床”到“一间房”“一套房”,能满足留鄂毕业生全生命周期的住房需求;二是“租、购、补”一体,留鄂大学生可叠加享受就业地租房补贴、公积金提额、首次购房契税全免,最高可节省近20多万元;三是全省“跨城通兑”,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的房源可互通。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湖北人才政策
0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