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好房子
A+
刘洋:招商+运营=园区核心竞争力

2020-03-23 15:19

编者按: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下,全国产业园区的运营和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之下,产业园区如何“化危为机”?如何在这次疫情之后分析产业地产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症下药”,渡过难关,形成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中国房地产报》特别策划推出“产业园如何蝶变”专题报道,特邀专家学者、业内精英,展开线上讨论,给产业地产开出应对的“药方”。

WechatIMG1136.jpeg

文/陈艳艳

产业培育是未来产业地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招商运营需要内功,需要静心修炼。园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要研究透,付诸行动,最终保证不赔钱。

辰兴高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刘洋一言以蔽之,“园区运营商要有亲民的价格体系、科学的运营考核体系,完善的物业服务体系,合格的工程质量,高效安全的物理空间。这些做好,产业培育的基本要素就出来了。”

如何做好产业培育?

产业培育,不单单是政府层面思考的问题,更是园区运营商需要深度思考的重点问题。思考力和执行力相结合,才能保证开发项目不赔钱。

关于产业培育,绝大多数运营商认为一定是项目有了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有了人气,园区感觉出来了,才会去做产业园区。

那么哪个时间点做,对项目影响巨大?如果拿地之前做这个动作,是加分项。因为跟政府沟通时候,体现了招商能力,各种资源的协调能力,会在投资谈判阶段占据优势,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果后置,这个动作会出现问题,主要出现在企业经营层面。

第一个阶段,刚刚起步时,招商引资时就打开门。请这些客户进来,先填饱肚子,不管是政府卖地,还是园区租厂房、卖厂房,首先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个阶段,有了基本温饱,就要提高生活质量,招商选资。

在不同阶段,招商方式有所不同,需要运营商与时俱进。正因为园区所处阶段不同,以及不同行业的客户生命周期不尽相同的前置条件,作为园区运营商,在搭建企业生长环境和服务平台时,就要全面考虑,不能一刀切。

产业培育最关键是和政府思想高度统一。如果思想有偏差,基本谈不上产业培育。

产业培育有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个阶段,被动型的思想统一。拿项目,就要把自己包装好。

第二个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招商阶段彼此磨合好。

原因很简单,政府、开发商、园区运营商想要的不一样。政府想要的是高大上企业,有知名度、有产值、有税收,能够促进就业,包括民生。开发商要的是活下去,再要回款。

那么,如何“为我所用”实现核心竞争力?项目在没落地之前,传统开发商跟政府拿地,不如产业地产开发商拿着产业IP直接去政府那里拿地。为什么呢?真正做产业的,能够满足政府诉求,完善产业布局,实体企业落地就走不了。所以,一个相对合格的产业地产开发商,不仅要懂开发能招商会运营,还要有强烈的股权投资意识。

第三个阶段,必须要符合政府的基本要求,项目才能继续推进下去。

刘洋指出,园区招商和运营两者密不可分,也是园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方向。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刘洋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