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人物特写
A+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消费驱动时代急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中国房地产网

2022-07-01 22:03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消费驱动时代急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

6月30日,郑新立在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举办的以“开新局 再出发”为主题的“2022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上表示,人类正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才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在“稳增长”中要充分发挥消费的作用。

未来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

各行业发展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这是郑新立关注的一个经济方向。

“改革开放43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经历了‘三上两下’的曲折过程。”郑新立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吸取了前30年投资率过高、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的教训之后,开始把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放在重要地位,最终消费率由1978年的61.9%提高到1983年的67.3%,实现了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局面。

到了1993年,经济中出现了“三乱两热”现象,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这带来了投资的膨胀,进而引发了恶性的通货膨胀。1994年,我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上升到21.4%。

经过治理整顿,经济秩序恢复了正常,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1994年的58.5%上升到2000年的63.9%,之后随着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振兴,到2010年最终消费率再次下降到49.3%。期间,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债券、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之后,最终消费率进入一个缓慢的上升期,到2019年,最终消费率达到了55.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把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都搞上去了,这也意味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时代已经过去。以后的经济增长应当主要靠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长来拉动。”郑新立说,未来的经济增长会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比过去都要有一个更快的提高。

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

消费驱动时代的到来,对于14亿中国人是一个福音。

郑新立说,消费的增长主要靠收入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支付能力,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是关键。

“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就业,就业的增加主要又依靠经济的增长,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和中高速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前提条件。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郑新立分析说,高收入人群基本的消费品需求都满足了,增加的收入可能把它沉淀起来。对一些企业家、高收入的人来讲,收入的增加也就是增加符号,他们消费的增长是有限的,而广大的中低收入者增加了收入以后,他就会大部分转变为消费,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强,所以重点要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其中,农民的收入尤为重要。

郑新立强调,要通过逐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一个橄榄型的居民收入结果,中间大两头小,高收入人群占小部分,低收入人群占很小一部分,中间绝大多数的人群是中等收入者,这样就利于我国消费的增长。

郑新立还表示,随着实物消费逐步满足,服务的消费将成为下一步的增长点。特别是公共服务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举措。

“现在,我国农村还有5亿多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比较低,现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是2.5∶1。农民收入水平低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大,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消费驱动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郑新立建议,要按照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众多中央文件的要求,尽快地完善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要把农业现代化、乡村建设、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四件事结合起来,协调发展。

未来消费会出现六个特点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和相处性消费升级。”郑新立说,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万美元,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今年,我国有可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现在,全世界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人口一共有8亿多人口,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了1倍多,所以我们要认识和把握未来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使我们的供给能够适应需求。”郑新立认为,未来十几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呈现六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对商品的质量品牌更加关注。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数量已经满足,下一步要朝质量上发展。中国人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地提高;服装的消费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时尚化;家电更加注重智能化,过去炫耀式的消费、浪费性的消费将被理性消费取代;人们会更加追求舒适、健康、优雅,以及有利于每个人的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消费,全面自由发展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消费。

第二个特点,服务型消费将成为消费的增长点,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信息、咨询、理财、保险、造价、专利、技术、法律、会计、审计等。社区服务将成为就业的增长点,在北欧一些国家,社区的从业人员能占到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0%以上,所以社区的服务非常丰富、非常全面。从生到死全过程的服务,社区都可以提供,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收入均衡的转移,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有效的杠杆。

第三个特点,传统的住宅消费向改善型、输出型转变;汽车向普及型、环保型、智能型发展。借助城市更新、城市郊区化,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现在,我国汽车的保有量总体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是中国的5.6倍,但是美国没有一个城市限购,中国有十几个城市限购,这样做实际上限制了消费。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汽车的管理应当从销售管理型向使用管理转变。通过多建停车场、改善道路,为轿车进入家庭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新能源汽车将会越来越普及。建筑业和汽车业将成为持久不衰的支柱产业。

第四个特点,随着农民工进城落户,新市民将保持每年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速度,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将超过1000万人主要在城市就业。他们的住房、装修、家电、买车、服务的需求将成为消费的新增长点。

第五个特点,农村消费的规模将显著地扩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的收入将会不断增长,农民家庭更多会进入中等收入家庭。他们对汽车、家电的消费将会迅速增加。中国过去几十年发展,有一个经验:不管哪一种商品,只要农民有钱买,这个商品很快就会由供过于求变成供不应求;哪一种商品,只要乡镇企业会生产,马上就会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

中国的乡镇企业能够把一个产品做到全世界最好、价格最低,所以我们要把农村这一块消费搞上去。要跨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城乡居民收入还像现在这样差两倍多,那么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说实现了。

所以要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一个重点,来扩大农村的消费。

最后一个特点,电商将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成为商业的主要新业态。在较长的时间内,电商会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现在电商的销售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未来将会向1/3、1/2的目标前进,传统的商业模式必将转型。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全球各国特色优质商品的进口将会增加,进出口的贸易业态也将会发生变化,对国际物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郑新立
0
1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