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7-24 11:06
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这个以白酒闻名的小镇,近日因一起“以租代征”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当地农民的土地被长期违规占用,地租被拖欠,而面对问题,相关部门的应对却令人心寒。在这片飘着酒香的土地上,为何会出现如此损害农民权益的事件?
事件的核心在于当地长期存在的“以租代征”潜规则。企业通过村委会与农民签订长期租赁协议,以每年1500元/亩的微薄租金占用农地,既规避了正规征地程序,又省去了应有的补偿责任。更令人震惊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的土地早在2019年就被违规出让,而世代耕作的农民却毫不知情。当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此举违法时,相关部门的集体沉默,无疑是对法治的漠视。
面对媒体曝光,当地政府的应对方式更令人失望。自然资源部门面对记者追问“玩消失”,镇政府官员以“不清楚”搪塞,这种敷衍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进一步损害了政府公信力。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地2023年年鉴还宣称"基本解决民营酒企用地遗留问题",而现实却是农民仍在为被拖欠的地租四处奔走。
事实上,亳州市“以租代征”的乱象,撕开了基层治理的一道伤口。一边是企业违规占用农地建厂,一边是农民被拖欠地租无处讨要,当地政府面对问题却敷衍塞责。这起事件不仅关乎几个村庄的土地纠纷,更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中值得警惕的倾向。
“白酒飘香的亳州,为何让农民守着土地流泪?”笔者认为,这起事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反思。首先,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将GDP增长置于农民权益之上,形成了“重发展轻民生”的扭曲政绩观。其次,基层治理中责任虚化、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面对问题不是积极解决而是消极应付。最后,对舆论监督的抵触心理,反映出某些官员仍然缺乏接受监督的自觉。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当地拿出诚意和行动。当务之急是清偿拖欠农民的租金,启动土地确权工作,让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要彻查土地违规出让背后的责任,给群众一个明白交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亳州市的这起事件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发展。只有真正把农民权益放在心上,基层治理才能行稳致远,乡村振兴才有坚实根基。(资深媒体人 柯南)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