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涉嫌引导价格 万亿级银行遭自律调查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7-25 21:59

楚小强/文


7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官网的一则工作动态,揭开了广发银行资本债券发行中的不合规行为。


公告标题直指,交易商协会加强对广发银行等发行人的自律调查,原因是在对该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6家中标主承销商的自律调查中发现,其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针对这一违规行为,交易商协会正进一步查实,并表示将对存在此类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


这场自律调查风暴始于10日前。7月11日,交易商协会宣布,对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项目的6家主承销商——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启动自律调查。


彼时,交易商协会强调,对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等不合规行为强化自律管理。


低价承销费惹祸


导火索是一份中标公告。


7月10日,广发银行公示债券项目主承销商中选名单,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中信证券6家金融机构,中标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


中标服务费明细显示,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的中选服务费报价仅为700元;广发证券报价1050元;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中信证券21000元;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


承销服务费报价总额合计63448元,且全部包含提供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有趣的是,该项目采购招标公告披露之日为6月16日,恰逢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


这份编号“中市协发〔2025〕114号”的文件明确规定: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在招标公告中,广发银行未披露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计划,但据蓝鲸新闻等媒体报道,这一债券项目规模达350亿元,并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选定不超过6家主承销商。


若以6.3万元服务费总额对应350亿元债券发行规模粗略计算,总服务费率相当于0.00018%。若以给出最低报价的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仅700元的中选服务费计算,两家主承销商对应的服务费率更低,一度低至0.000002%。


作为对比,2022年,广发银行曾对26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招标主承销商,同样是以竞争性磋商选定了6家金融机构,分别为光大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中信证券、招商银行、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


彼时,6家机构给出的服务费率中,最低的是中银国际证券的0.000046%(远高于本次最低服务费率0.000002%),最高的是国泰君安证券的0.0002%(仅此一家已高于本次6家机构0.00018%的总服务费率)。前者对应的服务费为1.196万元,后者对应的服务费为5.2万元。


显然,在发行规模远高于2022年的情况下,本次发行对应的6家主承销商的服务费报价,远低于3年前6家机构的报价。


闪电自律调查


面对不合规行为,交易商协会迅速反应。


就在广发银行披露中标结果的第二天,交易商协会即发布公告,宣布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并称若存在违反自律规则情况,将予以自律处理。


10天后的7月21日,交易商协会在调查中发现新线索——发行人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目前,广发银行供应商服务平台上的中标结果公示文件已悄然下架。这场因低价承销费引发的自律风暴,已从承销商蔓延至了发行人。


广发银行为何急于推进如此大规模的二级资本债发行?答案藏在财务报表深处。


顾名思义,二级资本债发行是用于充实银行机构的二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强营运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024年年报中,广发银行称根据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全年发行了合计760亿元资本债补充资本,确保资本充足率维持稳定。期末,广发银行资本债券余额1095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规模为595亿元(2024年发行260亿元)。


大规模发行之下,该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升至14.86%和9.67%。用行长王凯的话说,“达到了历史高位。”


不过,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广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有差距。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74%、11%。


对比之下,广发银行两项指标均不及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业绩17年来首次“双降”


无独有偶。大规模补充资本后,广发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资产质量指标虽有所改善,但同样较行业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0%、211.19%。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两项数据分别为1.22%、216.30%。


广发银行同期末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3%、165.6%。


无论与整个商业银行相比,还是与同类股份制银行相比,不难发现该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均逊色于同行平均水平。这还是其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之后的结果。


当然,需要努力赶上同行的不止资产质量及抗风险水平。2024年,广发银行交出17年来首次“双降”成绩单。全年营业收入692.37亿元,同比下降0.63%;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降4.58%,是少数业绩“双降”的万亿级银行之一。净息差也由上年1.6%降至1.54%,下降6个基点。


2021年以来,广发银行贷款规模增长缓慢,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截至2024年末,集团贷款余额21308.71亿元,较上年末增幅仅为2.78%。


该行内部治理问题,曾一度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历史顽疾。就在日前,广发银行太原分行及旗下支行因贷款业务方面的违规问题,被罚90万元。


此次涉嫌引导承销价格,再次暴露广发银行债券发行方面的合规治理问题。


交易商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通知,直指债券市场发行承销痛点。除禁止低价承销外,还特别强调不得以“返费”等手段扭曲市场价格,不得以代持、互持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广发银行债券项目此时“顶风作案”,自然成为被重点整治的对象。


交易商协会7月21日发布的公告措辞严厉:将对存在价格引导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这一表态不仅针对广发银行个案,更向全市场传递明确信号——债券发行承销价格的规范治理进入深水区。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广发银行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