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城镇
A+
中央要求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8-01 20:22

中房报记者 向军 北京报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记者注意到,本次会议在“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任务中重点提及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这意味着城市更新是现在以及未来更长时间里最为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城市更新相关内容由此前的“大力实施”到“加力实施”,再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高质量开展”,提法上更加向质量和品质提升侧重,本次会议再次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基调延续。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并提出通过六项举措加强对城市更新的支撑保障,其中用地政策、金融政策较为关键,预计后续相关内容将加快落地,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支持地方更好地探索适合当地且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介入,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机会。


城市更新也是房地产领域的聚焦点,未来各项配套政策加速落地将带来实际利好。


7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根据各地统计上报的数据,今年1至6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万个。分地区看,河北、辽宁、重庆、黑龙江、上海、福建等6个地区开工率超过80%。按照全年计划任务量2.5万个计算,上半年新开工改造进度已达66%。


根据此前计划,我国将在“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说:“新时期的城市更新跟传统的旧改是完全不同的,是城市增长动力的抓手,它不是‘大拆大建’,是讲究公共性和城市运营的,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片区或者街区的角度下看待,把一个片区改造作为一个更新单元,根据新时期的需求植入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新产业,引入物业管理,长期将这些场所和老旧小区协同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可以运营、资金平衡的改造模式。”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是本次会议重点提及的内容,预计各项举措落实有望释放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方面的灵活性,提升政策效果。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新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的表述。


上半年经济超预期表现未令政策放松警惕,会议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并重提“双循环”凸显对内需的重视。上半年GDP实际增速达5.3%,高于全年目标,这在美“对等关税”冲击下实现的经济表现,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强韧程度。


相较于4月会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本次会议将其明确为“灵活性预见性”,意味着下半年经济波动时增量政策或快速落地。有分析人士认为,展望未来,政策依旧留有后手,密切关注外部风险可能的反复和国内基本面的变化。一方面,中美博弈的缓和以及上半年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降低了短期出台增量刺激政策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对宏观政策连续性、灵活性、预见性的要求表明政策依然留有后手,若下半年外部风险再次加大或基本面压力增加,均有可能“适时加力”增量政策。此外,“十五五”规划中确定性的产业线索也值得密切关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市场最为关注的动向。


财政方面,会议延续4月中央政治局部署,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且更加重视政策成效。会议提出“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截至7月13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进度50.6%,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或有进一步加力空间。同时,会议更注重政策成效,强调“落实落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政策方面,相较于4月会议,本次会议并未提及降准降息,新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表述。5月已实施降准降息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后续央行重心或在疏通传导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本次会议仍高度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后续科技创新再贷款、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资金投放力度或加大。


对于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而是仅以22字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弱化房地产的地位,而是基于前期政策效果的显现,上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回升、70城房价降幅收窄、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房地产市场正在向“止跌回稳”方向有力迈进。


第1页-2.PNG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城市更新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