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公司
A+
朱氏兄弟45亿元跨界投资生变

中国房地产网

2025-08-05 11:19


中房报记者 曾冬梅 广州报道


开发商的跨界投资玩不转了。


7月底,一份来自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的通报显示,由于梅州紫合医院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难以支付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差额和完成“追溯码”模块接入系统改造工作,该中心决定中止其医保协议。


这间医院是广东省发改委立项的重点民生工程,由梅州市人民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南方集团”)、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光集团”)合作共建,计划总投资约45亿元,于2023年5月开业。


新南方集团、珠光集团的实控人分别为朱拉伊、朱庆伊,他们均为合生创展掌门人朱孟依的同胞兄弟。


8月4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辗转联系了梅州紫合医院,但未获得关于此事件的回应。据公开资料,截至2024年末,珠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珠光控股有137.28亿港元的借款已逾期,而朱拉伊也因涉及多起借款纠纷成为了被执行人。


三甲医院债务纠纷频发


据了解,梅州市梅江区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于7月24日发布了《关于中止梅州紫合医院医保协议的通报》,其中提到,该医院目前难以支付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差额和完成“追溯码”模块接入系统改造工作,不仅导致相关门诊医疗费用无法申报结算,也使得医保部门难以对其药品使用进行精准监管,容易造成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和参保人员权益的重大风险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该中心决定中止梅州紫合医院的医保协议,并要求其于8月10日前退回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76803.72元,剩余未冲抵资金79331.84元,合计156135.56元。


而梅州紫合医院也在同日发出通知,表示即日起暂时中止医保结算,不进行医保报销,只能全自费结算。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从7月1日起,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需按要求扫描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在“追溯码”落地的过程中,部分设置费用需要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广州某三甲医院内部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算上购买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以及跟医院信息系统做接口等的费用,大概几十万元就已足够。由此可见梅州紫合医院的资金紧张状况。而被中止医保协议,则意味着病人数量将大幅减少,对医院的可持续经营产生深远影响。


梅州紫合医院的起点很高,为第四届世界客商(梅州)大会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梅州市实施健康梅州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由珠光集团、新南方集团组建的广东紫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广州中医药大学协作建设,梅州市紫合嘉应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具体管理运营。医院总用地面积14.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设置床位3000张,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投资兴建。该项目于2019年9月动工,2023年5月开业。当时,朱拉伊、朱庆伊都出席了开业仪式,朱拉伊在致辞中表示要把梅州紫合医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医院。


然而,开业不到2年时间,梅州紫合医院便已陷入多起债务纠纷。今年2月份,该医院所持的梅州质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30%股权被冻结,3月份至4月份,其名下一批医疗设备被司法拍卖。3月份,梅州紫合医院还被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10.6亿元。


朱家的难兄难弟


朱氏兄弟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投资梅州紫合医院除了商业目的,也有支持家乡发展的考虑。而朱拉伊、朱庆伊虽然知名度不及朱孟依,却也在各自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朱拉伊控制的新南方集团成立于1994年,比合生创展晚2年,起始业务也是房地产开发,在广州开发了珠江广场、南兴花园等项目。2004年之后,该公司的地产板块便开始深化与珠光集团的合作,两家公司共同开发了广州珠江御景湾、珠光高派、北京珠江御景等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师出身的朱拉伊还是对医药行业更感兴趣,新南方集团的主业也因此锁定在了大健康产业。


珠光集团则创建于1996年,朱庆伊比较专注,20多年来始终以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2009年还推动地产板块——珠光控股于香港借壳上市。


跨界投资曾在地产行业风靡一时,恒大集团、富力集团等公司都曾投资数十亿元开办国际医院,相对这些门外汉而言,朱氏兄弟投资梅州紫合医院还是具备一定产业经验的。只不过,光有经验、没有资金支持,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项目也很难维系。


根据一份裁判文书,2019年12月,梅州一家混凝土公司与新南方集团旗下的广东新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向梅州紫合医院一期建设工程供应商品混凝土。但自2022年8月后,广东新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便开始拖欠货款。2023年底,法院判决该公司向混凝土公司偿还约523万元的货款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新南方集团的流动性问题逐渐暴露。2023年4月以来,该公司已有不少子公司被冻结股权,截至目前,被冻结的股权总额超过9亿元。


从珠光控股的业绩数据可看出,珠光集团近几年亦泥足深陷。截至2024年,珠光控股已连续三年亏损,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受限制现金及初始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约0.17亿港元,逾期借款约137.28亿港元。


合生创展也未能独善其身,2024年有9.41亿港元的借款逾期,导致约92.69亿港元的银行及财务机构借贷触发交叉违约。不过,打虎不离亲兄弟,近期有市场消息称朱孟依打算介入珠光集团某个旧改项目的开发,为朱庆伊解困。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开发商跨界
0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